第188页

至于图片搜索和人像识别技术的引进,会比美国同行们晚两年多。直到08年前后“人人网”开始做这方面引进的先行者、并且取得小幅度的成功,然后再被行业山寨巨头腾讯快速跟进、将该功能复制到qq空间里。

同时,因为时间上比美国人晚了整整两年,中国人在获取这些技术的时候,开发成本已经大大降低了,只需要几千万人民币级别的研发投入,就可以做到这项技术。毕竟,在互联网界,一款比世界最先进水平落后两年的技术,和一款只比世界最先进水平只落后几个月的技术,其取得成本会有十倍的差距。

顾莫杰的出现,让中国人在这个领域,不再需要重演历史,不再需要比美国人落后两年。谷歌前脚刚推出,顾莫杰就可以拿出对应的方案。

而且,经过机缘巧合的磨合运作之后,顾莫杰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人自己的、让图片素材的深度搜索技术立刻发光发热、赚中国人钱的模式。

马云的淘宝网,淘宝网的“找同款”需求点,与顾莫杰可以提供的技术,可谓是天作之合。

当然,也许有人会问:顾莫杰既然可以通过“初音娘”自带的“图形大师”中部分功能的移植,来减少“图形素材深度搜索”的开发量,为什么还要等到如今才拿出来呢?他不能再早个半年,在深度算法刚刚出现的时候,就找马云合作呢?

这里头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顾莫杰的公司实力,是在快速膨胀中的。每膨胀到一个阶段,其公司担保的信用等级都会抬高一个数量级。

顾莫杰要想以技术风险承诺这种模式,套来数亿的注资,那么首先他提供担保的这家自有公司规模量级就要足够强大。否则你自己的公司都只有几千万市值的时候,却想去套几亿的资金,别人凭什么相信你?

你的公司值一亿,你才能去接需要一亿担保的生意,才可以找谷歌开口要三千万美金。你的公司值十亿,你才可以去接要十亿担保的生意,才可以找马云开口要5亿人民币。一步一个脚印,漏掉任何一层,这个发展通道都会成为空中楼阁,随时崩塌。

也正是因为这个相同的道理,顾莫杰尽管不排斥找银行贷款这种相对传统的融资手段,但实际上却一直没贷到多少钱。

银行贷款不太适合互联网产业。因为银行放款的时候,注重的是实打实的可抵押固定资产。传统产业的公司,房地产商这些,他们有无数实打实的、可以抵押、质押给银行的担保物,才能够贷款到大笔的现金流。

而互联网公司市值的绝大部分,都是没法抵押的无形资产。真要交给银行去进行抵押层面的估价,或许一家在风投眼里市值几十亿的互联网公司,到了银行眼里整个打包也只能抵押贷款一两亿。“用户量”和“品牌价值”这种东西,真到了公司倒闭的时候,银行根本没法强制执行。

杯水车薪。

……

上述这些道理,顾莫杰自然都懂,马云也懂。

就算两人原先懂得不够彻底,经过谈判的剖析,也会越辩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