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T-34之父

马克萨廖夫长出一口气,这才松开周逸龙的胳膊,谁知道,抱住周逸龙另外一只胳膊的总设计师,却突然开口道;

“这辆坦克有没有上战场,是否取得过宝贵的一手实战资料?”

周逸龙记忆中并不认识这位目光炯炯有神的中年人,因此,有些奇怪的反问道:

“你是?”

中年人赶紧开口,自我介绍道:

“我就是a32的设计总师—科什金!”

周逸龙听到这个名字,顿时如雷贯耳,大为震惊,这可是个横空出世,才华横溢、天才般国宝级的军工大师啊!

科什金,苏联著名坦克设计师,1929年入列宁格勒工业学院学习。

1934年毕业后,在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任设计师和设计室副主任,参加坦克研制工作。

不到两年,他就因为优异的表现,调任哈尔科夫制造厂,成为该厂坦克设计总师。

在接下来的三年中,他改良bt坦克,研发革命性的bd-2型高速柴油机,并试制出a-20和a32等概念远超时代的先进战车,最终于1939年底,定型生产出大名鼎鼎,里程碑式的t-34坦克。

这种性能优异的坦克,最终造成德军在东线的t-34大危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成功的坦克作品,被德军敬畏的称作“红色铁骑”。

但此时的科什金,却过得并不如意,因为工作时间短,他还没有彰显名气,又因为设计理念过于超前,不但令两年后的德军大为震惊,就连此时的苏军高层,也难以接受他的前卫设计。

科什金设想的新型坦克,为全履带式(之前的bt系列是轮履两用)、倾斜装甲板车体,安装bd-2型柴油机,并采用口径尽可能大的坦克炮。

这种设想之前从未有过,与管理层意见不符,因此无法直接推出他的设计。

为了继续自己的主张,科什金只能使用a-20和a-32的过渡型号悄悄研究,并偷梁换柱的,以bt改进型名义,上报军工集团审批。

1938年8月,科什金在莫斯科展示了他的新设计,并在军工集团领导面前,直言批评受到总参谋部众多人钟爱的,bt坦克使用的轮履两用方案。

他认为,轮履两用方案实用价值不大,反而会增加制作成本,更是会无端浪费坦克设计重量。

他提出更轻、更快、武器更好、装甲防护更强的,全履带式a-32方案,让管理层的许多保守老将们都惊呆了,他们集体认为,这种方案数据过于理想化,根本不可行。

就连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成员伏罗希洛夫元帅也持反对意见,好在斯大林同志比较感兴趣,居中调解后,邀请科什金继续研制a-32样车。

但就算斯大林本人,也不赞成全履带式坦克,强烈要求科什金做详细报告,说明全履带方案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