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以鬼修道,积鬼功德,而大成鬼仙)

而此番,她下凡以鬼炼那阴气,真真应了这句话。她不欲修鬼道,却偏生踏上了此路。似乎一切皆在按着那未明的轨迹,慢慢地滚动着,朝着未可知的方向前行。

我欲归去,却成了神。我欲修仙,却走了鬼道。这个世道何为正,何为邪,而天道是否也有正邪之分?许是思量过度,额际开始隐隐作痛起来。

容凡看出她脸色不善,便拎开她的柔夷,亲自替她揉捏起额际,语气颇有耐心,“以后遇事莫要逞强,见时机不对,走为上策”

晏初昏昏沉沉的听着,却未发一言,她心间想的却并非是那冥界之事,亦或是自己之私。而是为何他绝口不提,天君诏令一事?不过便是赐昏,他也是该让她知道的。

第22章 阴傀之毒·壹

东洲府往北行二百五十里,名有一山,唤求如之山。虽名唤山,但是其上并无花木,反而玉石颇多。即便是身处北山如此偏僻之地,仍是吸引不少凡间之人来此。

有人因此山玉石,富可敌国;也有人因此山玉石,殒命江湖;更有人因此山玉石,羽化而升仙。凡间小册中,对于求如之山,可谓是描述得玄之又玄。

大有慕名而来,败兴而归。

近些年来,众多俗世中人,更是连岸都尚未靠上,便沉于泑水之地。这日,一凡木大船,船桅粗大而高耸,其上雕刻凡文,迎风飘着一面旗帜[辰],连那水势浩渺都丝毫没有波及这泱泱大船。

船上有一袈裟和尚,立于桅杆之上,手捻佛珠,面容清秀,一双眼睛眯成了一条细般,十分引人注目,他一直笑眯眯的瞧着前方求如之山,船抛下船锚,船身微微晃动,然而他身姿挺拔,愣是未受船身影响。

“那大师站在上头几日了,像个定海神针一般,他究竟在瞧些甚?”底下夹板上有一长工,麻利的收着壮如手腕粗的麻绳,手上的老茧快速地擦过绳子,却丝毫并未察觉到疼痛。

“嘘,俺们这些俗人,就不要过问这么多,大师可问阴阳两界之事,我有一日三更时分,便听见他在上头似在与何人说话,当场鸡皮寒毛立起,莫问莫问”

两人一下便噤了声,都在积极准备下船之事,好送别这一船的达官贵人,便赶紧返航。每年来此求如之山的人多不胜数,然而能归去的却少之又少,即便如此,每年仍有许多达官贵人慕名而来。

以和尚为首的一行人方刚刚下船,本是万里无云的天际,霎时黯了下来。一人看似达官贵人之貌的中年男子,一下便躲在了和尚的后头。

“大师,可是前路有何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