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看着刘默,问道:“公可知,为何陛下以公为使?”

刘默摇着头,没有言语。

“朝中众人,皆以为,陛下乃是看重刘公言语之才,雄辩之能,攸以为,错矣,公之风范,乃是陛下看重之因,公出身蛮夷,年少逢灾,可至今为止,攸未曾看过公如此模样,百官蔑视,公笑之释然,士子行凶,公笑而释然,纵孤身影只,公却依旧自娱自乐,不为外物而忧……”

“此番心境,朝中无人能及也,这番前来倭国,众人不知所为,故而多惆,唯独公谈笑如常,毫无畏惧,黄将军之事,刘公悲怆,攸心知,可是,刘公此番,不只为人友,更为汉臣,负陛下之厚望,若以黄将军之事,误了国事,公何言以对之?”

“黄将军又岂想看到大事失利???”

“若事不成,黄将军不在,他孤子,何人养之????”

荀攸声音越来越高,到了最后,他咆哮着问道。

刘默缓缓抬起头,双拳紧紧握着,他盯着荀攸的眼睛,片刻之后,他脸上出现了一丝的微笑。

仅仅不到半个时辰,众人都明显的发觉到了刘公的变化,刘公先是去寻找了刘安,坐在刘安的对面,看到他前来,刘安有些不解,刘默坐在了他的面前,笑着说道:“倭王不亏我大汉仁宗孝康皇帝之后,如今之局势,竟能面不改色,令臣极为佩服!”

“臣曾拜见孝康皇帝,孝康皇帝之模样,与陛下,与倭王,有八成之相似,那时,臣还是在东濊为君,每日忧心忡忡,有高句丽为难,倭王不知,那高句丽,简直与禽兽无疑啊,他们以臣之族人为猎物……”

终于,倭王借着身体不适的理由,将刘默请出了船舱。

刘默走出之后,立刻便去寻找公孙瓒与太史慈。

“子义将军啊,哈哈哈,这番前往倭岛,还是仰赖将军啊,我也未曾想到,徐将军与子义将军如此迅速的解决了敌人,可惜啊,未曾在东濊遇到将军,若是在东濊遇到,我定亲自为两位将军煮上一条上好的鱼来,东濊之鱼虾啊,格外鲜美,还有长着龙须的鱼呢,可惜,如今很少见啊……”

“嗯?”太史慈瞪大眼睛,他完全想不到,仅仅半个时辰之内,为何刘默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旁的公孙瓒却是点着头,说道:“刘公所言不假,我便曾见过,我称为龙须鱼,可惜,鱼虾不能久存,不然,定要送给陛下享用!”

“你莫非不知?可用冰块递送?沿途泼水……”刘默再次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