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页

张季鸾的文章内容把周赫煊吓了一跳,居然明确提出“开放党禁”,而且还说要把共党也包括在内。他认为,只要共党不领导暴动和割据土地,也完全可以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

另有一批反对国党专制和汪蒋执政的人,坚决不肯参加国难会议。他们纠集在一起,大肆鼓吹民主,攻击党治和训政,舆论影响力大得可怕。

可以说,除了少数既得利益团体外,全国上下都在集体抨击中央的训政,可见南京国民政府都多么不得人心。

国难会议在洛阳召开那天,原定500多人的会议,实到者只有140多人。其中上海和平津的大部分“国难会员”,因为汪兆铭提出的“不谈政治”会议纲领,纷纷放弃前来开会。

天津《益世报》对此评价说:“国难会议,及以至是,其信用、其效用实已无可挽救。”

会议都还没召开,就已经沦为一场闹剧,想要通过会议让国党取消训政的人,恐怕要大失所望了。

周赫煊跟胡适等人,一起从旅店出发来到会议现场,坐在比较靠前的位置。

直到国难会议正式开幕,席位上都是空荡荡的。那些空置的椅子,勾勒出一张张阴暗的大嘴,似乎随时都能把专制的国党给咬死。

第465章【扯淡会议】

“全体起立!”

周赫煊随众人一道站起来,林森、常凯申、汪兆铭、胡适等人站在最前排。

主席台墙壁正中央悬挂孙中山遗像和党旗,众人庄严肃穆的三鞠躬,并由张继恭读《总理遗训》。一切仪式化的内容搞完,国难会议才算正式开始。

林森作为国家主席,首先代表中央政府发表讲话。接着是常凯申和汪兆铭,分别进行慷慨激扬而又恳切沉重的发言。

汪兆铭还解释了国难会议三次延期的原因,强调了抗日御侮和振兴民族的意识。接着话锋一转,开始警告那些民主人士:“兄弟今日除了致敬于诸君以外,还有两点意思想说明。第一点是责任的问题,此次国难的发生,是否由国党所做出来的呢?以中国之情状和世界的大势来看,中国因求自由平等之故,国难是必然会发生的。第二点是权限的问题,中央党部决议在国难会议里讨论御侮、救灾和绥靖各事宜,是在范围以内的问题,行政院负责答复,在范围以外的问题,非行政院权限所能负责答复了。”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传来嘤嘤嗡嗡的议论声,果然还是不准谈政治啊!

自九一八事变以后,国难会议已经筹备了近半年,期间三次更改会议时间和地点,都是因为讨论的内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