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页

赵佶此时有些发呆。

他对自家这位兄弟,当真是刮目相看,难怪宗室下一代中最会搞钱的就是他儿子赵有章,原来还是家学渊源。

整个计划,一环套着一环,只要能够实施,除非再次遇到北伐惨败这样的事情,否则必然成功。

仅此一个计划,可以从民间聚拢数千万贯的财富,扣除成本损耗,皇族宗室能从其中得到的数额,恐怕不下三千万贯。若按照赵俣估计的最理想情况,将新债券炒得价格翻上十倍,那么……一亿贯也有可能!

“官家可得其半,这样一来,修艮岳的钱不就有了么,既不需朝廷国库开支,又不动用官家私库,百姓也得了燕云之地,皆大欢喜,于国于民都有益而无害。”

最后这一番话,让赵佶微弱的反对意念没有了。

他不是没有看到这其中的风险——所有一切,都是建筑在收复燕云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他这一次对收复燕云极有信心,就算有什么意外,他还可以……任命周铨为将,先将难关度过去么!

“可是,可是……官家,此事有些不妥,赚钱的事情,以奴婢所见,官家当问一人……”

在赵佶身后的梁师成有些慌了。

本来以他的性子,凡事都是顺着赵佶心意,这才符合他的最大利益,但若是涉及的金额有可能关系到上亿贯的财富,他也不得不说一句逆耳忠言了。

“我们赵家人做事,有什么做不成的,这天下都是我们赵家的,至于别人,他也配姓赵?”顿时有位宗室不干了,他在旁鼓噪道。

这可是赵俣想出来的让大伙发财的好招数!

这些年来商会大兴,农民固然因此失去土地离开家园,但市民阶层则不断壮大并富裕起来。赵家人眼睁睁看着别人发财,虽然他们也凭借天水商会或者向别的商会插手,获取了巨大的利益,可是犹觉不足。

他们只恨不得,将整个国家的财富,全部瓜分一遍,他们得大头,那些精于计算的商人、辛勤作工的工匠、奔走往来的脚夫、劈波斩浪的海员,都只能分享他们指缝间漏下的一星半点。

就算是这一星半点,他们也希望通过税收的方式,再将之搜刮走!

梁师成被这一喝,加上看到赵佶面色有些不豫,当下顺水推舟,笑着道:“奴婢只是随口一说,没准那人能够给十二大王拾遗补缺,让大伙儿发的财更大些呢。”

众人顿时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