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页

“哦,为何如此说?”

“此时官家虽然愧为天子,但失德不显,对各家商会并未有太多干涉,若此时要众人站队,他们定然是站在官家那边。”

唯有白先锋,才敢在周铨面前直接说出这话来,别的部下,大多对周铨有种盲从,未必敢反对周铨的决定。

周铨闭上眼睛,思忖了好一会儿,然后缓缓点头:“你所言甚是,此时,还没有到时候!”

“郡公不妨再等等,此次战争债券只是第一把火,朝廷乃至官家,既然尝到了债券的好处,绝不会因为这一次的受挫而放弃,相反,依我所见,朝廷为了补上战争债券之亏空,十有六七,会发行新的债券,甚至于变本加厉,等到骗局维持不下时,朝廷唯一的办法,便是向商会借款!”

说到这,白先锋冷笑了一下:“朝廷借款,当然是有借无还,他甚至会省了这一关,干脆增税,到这时,那些商会才会站在我们这一边来!”

周铨笑了:“必然是增税,借钱……朝廷抹不开那面子。”

私下借钱无所谓,让朝廷公开向商会借钱,岂不是意味着朝廷经营不得法,还比不上那些商会?

几乎在此同时,京城之中,也正在进行一场对话。

“增税,如今商会大兴,那些奸商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朝廷用度却总是不足,此本末倒置也,官家,增税吧,反正不涉农夫,不动根本,只是向那些奸商征税……”

愁眉不展的赵俣,终于得到了见赵佶的机会。

身为赵有章的父亲,他在天水商会中占据了最大的好处,这次战争债券之事,他投入最大,最为积极,因此受到的压力也最大。前回他来求赵佶,结果被赵佶赶走,回去之后,便昏了脑袋,挑唆那些买了伐辽债券者去围攻东海商会。

他原本只是想着转移一下注意力,哪知道百姓被挑起来了却不那么容易消下去,混夹于百姓中的地痞无赖,甚至干脆放火将东海商会烧了,然后引发京师几次大火。

现在好了,他不但要背负战争债券的损失,还要背负天水商会被焚而导致的损失,赵有章已经被他逼得连家门都不敢出,他数次求见赵佶,却都被赵佶拒绝。

这一次,还是跟着宗族长辈,濮王赵仲理一起来,才得到了赵佶的接见。

除了赵仲理、赵俣之外,象赵偲、赵有恭、赵有奕,等等神宗皇帝这一脉的王公和公主,几乎全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