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页

对于周铨的这个举措,他是举双手赞成的,如今东海甲、东海乙等快船,带着十余艘旧式帆船,基本每个月会往返武清与济州一趟,少则带来几百人,多时可以带来一千余人——上回与高丽之战中,济州能募集如此多的汉人投军,与此也有密切关系。

“鼠目寸光……他们用这些人口换取铜钱,然后铜钱又买来你们的雪糖、玻璃、车驾、瓷砖等诸多奢侈之物,又回到了你们手中,贵上当真是好算计,既赚了对方财富,又夺了对方人口!”金富辙满腹怨气地道。

“金副使倒是好见识,只可惜还不够。”董长青哈哈一笑。

金富辙很奇怪,他为何说自己的见识还不够,但董长青就是不说,憋得金富辙心里发闷。

同行这么久,他现在也渐知道,那个白先锋若是坏在面上,这位看似和气的董长青则是坏在肚皮里。

“贵使且随我来,四国城不比海州,各方条件都稍差些。”董长青领着金富辙要离开,金富辙最后望了东海甲号那边一眼,然后看到那此下船的人们,并没有立刻去和亲人在一起,相反,他们被隔离开来,进了一片专门的围墙之中。

金富辙并不知道这是为了防止疾疫,他只是注意到,在这些人之后,东海甲上又下来了一批人。

契丹人!

只从服饰,金富辙就能认出这是一些契丹人,而且似乎是契丹贵人。看来宋国的这个东海商会,与辽国果然有极深的勾结!

但因为董长青并不停留,的以金富辙只将此事记在心中,随他到了馆驿所在。如同董长青所言,这馆驿比起海州要差多了,只是普通平房,晚上起夜,难免有骚臭之气。

到得夜间,金富辙奋笔疾书,记载自己一路上所见所闻,才写了百十个字,却听得有人敲门。

自有随从开门,便见董长青笑吟吟地在门前:“夜间无事,恐贵使寂寞,特意带了一人来相陪。”

金富辙最初以为带了一女伎来,正待拒绝,突然看到董长青身后之人,身体一颤:“董先生……这是何意?”

董长青带来的人,竟然是拓俊京!

拓俊京也算是高丽大将,只因为没有后台,故此有些蹉跎,为李资谦所用。但金富辙也与其打过交道,知道他被李资谦任为先锋,乃是军中大将。都以为他已经殉国,却不曾想,他还活着,而且成了宋人的俘虏。

拓俊京面有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