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页

“不识恩义,发兵征讨济州,这不算欺凌,怎么才算欺凌?”

眼见双方又要吵起来,董长青笑嘻嘻介入:“勿争,勿争,二位贵使,此国事,非我等私下争执可定,贵使暂请休息,商议一番,然后再决定去留——反正我们不急。”

“急倒不急,但我们不可能白白养着几万人,目前他们自己带来的粮食还够足一个月,一个月之后,粮食吃尽,就休怪我们了!”白先锋道。

他二人一唱一和,让高丽的两位使者实在无话可说。

在送走二人之后,李资谅与金富辙室内对坐,这个时候,两人的神情都阴沉下来。

“副使以为当如何行事?”李资谅问道。

“事关国体,不可答应!”金富辙毫不犹豫。

若是答应了那十条条款,他们回国之后,少不得背上丧权辱国的奸贼骂名。

“我为正使,我决意冒险,赴宋国京师一行,请副使先行归国,将此间事情禀报朝廷,如何?”李资谅又道。

第235章 五国城新制

金富辙知道李资谅与李资谦一般,只是倚仗国舅身份,得任显官美职,实际上才能有限,对他出使宋国,并不报多大希望。

而且周铨敢放他们去京师,分明就是不怕他们告状。

但李资谅的应对,也不能说有错,中规中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急切之间,金富辙自己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

他们兄弟虽然以轼、辙为名,但比起真正的苏轼、苏辙,那是差得远了。

次日大早,二人又求见周铨,但这一次只有白先锋和董长青见了他们,听说他们将一分为二,一路去京师,另一路则回国,白先锋一脸怒色,还是董长青将他按住。

“二位既是如此,我们也不作阻拦,不过,我也说句实话,时不可失,机不再来,一月之内,贵国若是没有回应,那么俘获的贵国将士,恐有饥寒之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