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页

周铨这些天确实是呆在车场,那些新来的少年们需要熟悉,另外新的课程需要他安排,所以他一直没有外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消息闭塞,蒯栉就在替他奔走打探。

“怎么了?”

“还有,官家到如今都没有单独见你,要知道,榷城之策,可是你提出来的!”秦梓又道。

“秦兄,你有什么话就直说了吧!”周铨心中一紧。

这确实和赵佶的一贯风格不符,按理说,周铨异域立功回来,哪怕只是好奇问些辽国的情况,赵佶也应该抽空单独见一见周铨。

“你的监榷城事的职司没了!”秦梓叫道。

榷城是大宋版的经济特区,但是整个大宋,除了周铨之外,对它都没有一个全面认识,只知道榷城肯定会赚钱,而且是大大地赚钱。故此在出使之前,赵佶就许诺过,若是岁币真能废除,那么周铨将会得到一个监榷城事务的差遣。

这肯定是个肥美的差使,周铨要这个差使一来是方便实施自己的大宋版经济特区计划,二来则是也让自己发点小财。

至少到那时,他想将自家的一些产品,比如说自行车啦,还有以后可能会出现的其余产品也纳入到榷城交易范畴内,会轻而易举。

但现在,这监榷城事的职司却没了?

周铨心念一转,顿时想到,耶律余里衍曾经对他的警告。

当榷城盟约签订后,周铨已经可有可无了,毕竟对于大宋君臣来说,能不能让榷城发挥最大重要并不重要!

想到这,周铨哑然失笑:“可是那些文官?”

“正是,他们疯狂攻讦你,我这里有几篇他们的谏书抄本,你且看看。”

见周铨明白过来,但是似乎还有些不以为然,秦梓拿出了杀手锏。

这是文官们上奏的奏折,原本是要保密的,可是梁师臣号称隐相,这样的文书,他想看就看,想要抄几个副本回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周铨拿来第一个折子,只一看标题,他原本不动声色的神情就大变,整个人都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