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页

旁边的周铨却觉得寒毛都竖了起来,浑身都起鸡皮疙瘩。

以何执中宰相之位,给周傥一个笑脸,已经是天大面子了,如今还陪他说了几句话,满口都是对周铨的夸赞……若换了以前,周铨不会那么警惕,但有了辽国之行,特别是亲身经历过辽国的内乱,还有耶律余里衍的提醒,周铨的警惕之心已经被培养出来。

何执中这般模样,背后必然有问题!

与周傥说了几句话之后,何执中不动声色将话题引到了周铨身上:“周铨,你如今扬名于异国,立下如此大的功劳,当真是英雄出少年……恭喜,恭喜啊!”

周铨弯腰行礼:“不敢当相公之赞,能够侥幸成功,仰赖官家高瞻远瞩,全凭着相公等在朝中运筹帷幄……”

双方互相吹捧,看起来何执中很高兴,他甚至与周铨并肩步行,直到来到他的马车之畔,要登车而去时,他还拉住周铨的手,缓缓说道:“周铨,此次功成,破格提拔是少不了的……我可以给你透个底,七品。”

周铨现在挂的职只是从九品,若是提至七品,哪怕是从七品,也是连跨数个台阶,换作旁人,恐怕需要数年苦熬,还须运气十足,朝中有人鼎力相助,才能升得上去。

不过周铨志不在此。

见周铨没有多少欢喜之色,何执中笑了一下:“我也知道,仅此尚不足以酬你之功,但是很多事情都得慢慢来嘛,你不必着急,我记得你如今才是十六岁……我十六岁的时候,还在读书呢!”

说到这,何执中迈步登上马车,不过就在马车要行之前,他又示意车夫将车停下,伸出头来对周铨道:“若我是你,接下来数年,便专心入学,择机参加科举——我大宋少有未经科举而入政事堂者。”

说完之后,马车前行,留下有些莫名其妙的周铨。

何执中之意,是周铨今后可以进入政事堂,成为宰执中的一员?这究竟是赞扬,还是期许,特别是让周铨读书参加科举,这是什么打算?

不等周铨想明白,就有负责礼仪的官员前来催促,城外的迎接只是开始,整个冗长的仪式,要经过太庙、皇城,最后到延福宫才算结束。

所以周铨他们上午就回到了京城,可是直到晚上,整个礼仪才完成,赵佶还赐宴于延福宫,让他们这些使团中的主要人员,观赏了一番宫廷乐舞。

次日,赏赐便出来了,周铨被解除勾当榷城事务这个临时差遣,寄禄官成了宣德郎,但却没有任何职事官与差遣。

除此之外,就是赐金赐帛,不过价值不足五百贯的金帛,周铨对此也只是撇了撇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