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页

翰林院的周大人原本想在其中动一动手脚,免得他太得意,如今看来,暂时不能动他了。

有了这一遭,赵平安名气大涨,所呈态势也逐渐扩散至京都以外,有些地方传的那叫一个神乎其神,说他是神童,是上天派下凡的天选之子。

“天选之子”这四个字,赵平安倒是不否认这个说法……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还有半月就是殿试,他还得提前做准备。

只差最后的龙门一跃,他可不能被眼前的这点虚名绊住脚步。

时间一晃,眨眼又到了四月。

殿试只考策问,也称时务策,因为是由陛下亲自主持,所以没有考官,评阅的叫读卷官,而读卷官,皆是由朝廷高等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像是翰林院大学士,六部大臣,皆可担任读卷官。

四月初四。

内阁提前拟了几个殿试的策问题目呈了上去,不过魏帝都没采用,而是自己拟了一题,除此之外,也亲自委任了读卷官,对于这次的读卷官人选,魏帝十分谨慎。

四月初五。

赵平安天不亮就起了床,背上统一的背篓,准备去参加殿试,背篓内装的东西不多,除了笔墨砚台之外就只是些点心,殿试要待一日,宫内只提供一盘糕点,茶水倒是足够。

较比平时,宫门处把守极严,生人勿入。

赵平安是先到的,沈煜比他晚一会儿才来,不过两人也不得空说几句话,实在是附近生人和守卫太多。

候在此处有百来人,多数都是而立半百,人生走完一半的中老年,所以,在诸位贡生中,赵平安这个少年郎独树一帜,鹤立鸡群,惹的附近众人频频朝他投来目光,皆是审视。

见状,沈煜伸出胳膊,戳了戳他的后腰,小声道:“平安,我怎么觉得这些人好像目光不善?”

赵平安愣了愣,随后叹了口气,:“不是你感觉,事实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