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二十七道菜

她离开村子前,给小珠留下的作业是二十四节气和节日,要是小珠不记得,也可以根据时间先后推断字的意思。

小珠写道:来,我和娘卖东西。

沈萝惊讶:卖什么?

小珠写下第一个字:手,但下一个字顿住了。

她挠挠头,从袖子里掏出手帕,望向沈萝。

“原来是手帕啊。”

小珠又写:人多,卖得好。村里姐姐也一起来,一起回去。

沈萝猜道:“是阿韭她们?”

小珠用力点头,写道:挣钱。

沈萝笑了,又有点羞愧,她还想在元宵节玩呢。元宵节多么好的挣钱机会,一年一次。

自我要求严格的沈萝握拳:不行,她也要挣钱!

在卤肉店开之前,至少试试水,要卖一样在原有基础上创新的吃食,测试一下京城人民接受新鲜事物的程度。

胡娘子母女被留下来吃饭,沈萝在厨房准备膳食时,不经常一瞥,胡娘子带来的黄豆与糯米粒粒饱满,保存得极好。

自己和父母之前说,要在元宵做一种汤圆的新鲜吃法,现在看来,真是天助她也。

沈萝心下有了主意。

可她又答应了要和李修俨到街上逛逛,而且她也想去看看这里的夜市,她还没见过呢。

沈娘子听了她的计划后,“这有何难,胡娘子她们不是在街上卖东西吗?你到时想和哥哥们去玩,请她们帮忙看看就行。”

“而且,你哥哥的师兄弟就够人了,或许根本不用胡娘子她们。”

沈萝想了想,“我那日问问胡娘子和阿韭吧。”

趁现在还有时间,她去木匠铺一趟。

既然要做,那就做好,这是沈萝一贯的原则。小吃摊子,工具也很重要,像摆摊的家伙,不想挑担子,可以来个推车啊。

元宵那日,沈萝早早起来,给沈家夫妻兑换承诺。

糯米研磨成浆,浆-液摸上去黏黏的,需要吊一整天滤水分,沈萝昨儿就叫沈荣给准备好了。武馆的师兄弟听说有好吃的,积极得不行,一个个过来抢着推磨。

馅儿有三种,一种是芝麻的,一种是豆沙的,一种是咸蛋黄的。咸蛋黄还是年前从叶婆婆那儿买的鸭蛋,自己腌的,绝对好吃,这回全用光了。

前两天沈萝就开始做汤圆了,放在外面吊起来,相当于速冻,不会坏。

今天得再做一批。

馅料团成一个个比大拇指甲盖略大一点的球状,糯米揉搓成团,压扁,把馅放进去,包好,一个圆滚滚的汤圆就成型啦!

捏上去外皮软糯糯,因为里面的馅经过冷冻,有一点硬,但没关系,下水一煮,硬的也能成软的。

她准备了两种吃法,每一种吃法,都有秘密-武-器。

恰好沈荣走进来,看到桌上的汤圆,又望了望沈萝的脸:“妹妹,你的脸好像汤圆啊。”

煮好的汤圆变大了一点,白嫩嫩软叽叽的。

沈萝:她就当沈荣说的是好话吧。

他又溜溜达达到旁边,指着其中一碟子道:“这黄黄的面粉是啥?”

“黄豆粉,可好吃了。”沈萝说话间,把汤圆放在里面滚一滚,汤圆顿时变身为汤圆打滚。

传说驴打滚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裹上黄豆面这个步骤,看上去像是野驴撒泼打滚溅起的阵阵尘土。

“原来还能这样吃。”沈荣恍然。

其实他来这里,是被武馆那群小子给催烦了,昨晚一个个的,都叮嘱他务必要看看阿萝今天做的汤圆是什么样的,他们好有个底,实话就是预备好肚子今晚去小吃摊上多吃点。

另一半汤圆过凉水,沈萝见锅里的油差不多了,赶紧往汤圆那儿倒上一层蛋液,又拿出一盆黄灿灿的面包糠。

沈萝的面包糠工艺经过这段时间的练习,已经非常成熟,远远地看过去,还以为是一盆菊花瓣。

裹上蛋液后的汤圆,再裹上面包糠,再反复一次。

油温差不多了,“刺啦”下锅,油面上溅开一朵朵油花,扑腾扑腾的,变成金黄色后快速捞出,一个个溜圆的黄团子新鲜出炉。

油炸食物的香气本就诱人,不仅能馋哭隔壁家的小孩,还能馋得她大哥咽口水。

沈萝拿好托盘,叫沈荣拿着装肉松的碟子,“走吧!”

沈家夫妻期待地看着沈萝走进来。

说实话,两种汤圆摆在一起,外观上是油炸汤圆更胜一筹,但尝过后便知味道其实各有千秋。

一开始,除了沈萝,沈家人的筷子全往油炸汤圆那边过去。

沈萝提醒道:“还可以裹上肉松一起吃。”

沈青儒嗯嗯点头,毫不犹豫咬下炸汤圆,“咔嚓”一声,清脆得很。口感酥脆后再往下咬,便尝到了软黏的糯米,而后,是芝麻的焦香丝甜。

拿开筷子一看,汤圆分层明显,皮儿外黄内白,流心状的芝麻馅都快滴到碗里了。

他好奇问道:“这芝麻为何如此形态?”

“我加了一些猪油在馅里,一遇热猪油化开,就成了流动的状态。”

说着,沈萝很是骄傲地拿起一个炸汤圆,用手掰开,第一层酥黄的壳儿裂开后,便能看到拉丝的糯米皮,这就是极好的糯米状态。

拉扯到一指长后,薄得能看到里面黑色的芝麻馅将露未露,再用力一扯,芝麻心沿着糯米流动,还能看到未完全淹没成粉的芝麻瓣。

她又沾了一些肉松,甜中夹杂着咸香,软中带着韧,芝麻瓣的颗粒感也来凑热闹,总之口感丰富极了,吃到嘴里,满足!

“旁边这碟汤圆裹的又是何物?”沈青儒咽下嘴里的东西,迫不及待问道。

他用勺子舀起一个,轻轻闻了闻,好像,是豆香,女儿的话验证了他的猜想。

“黄豆炒熟后,研磨成粉,再加入糖搅拌。”

好香!

沈青儒最爱这种甜香,他一口咬下,这回没了酥脆的面包糠,于是乎热乎乎的汤圆第一口便有点粘牙。

糯糯叽叽的外皮与细腻的黄豆粉紧贴融合,简直是密不可分的口感,香甜又有嚼劲。

咸蛋黄竟然也是流心的,带着甜甜的奶香味,沙沙的质感简直了,舌尖这么一抿就化,简直是化到了他心里去。

“若思流月黄,绵绵入我心。”沈青儒感叹。

沈娘子解析了丈夫的话语:“你爹说,别卖了,他都能吃完。”

沈青儒耳尖一红,毫无威力地瞪了一眼妻子。

沈萝咯咯直笑。

下午,胡娘子带着小珠、阿韭她们到了沈家院子。

阿韭等人第一次来,有点拘束,站在院子里就不敢动。

沈萝招呼她们进屋,一人塞了一碗姜茶:“各位姐姐,今天晚上可能要请你们帮个忙,我做了一点吃食,也想和你们一起去卖。”

她想了想,汤圆的数量不太多,说不定努努力就能卖完,卖完再去玩就好了,不必麻烦别人。

只是这夜市她也是第一次去,需要有人指点一下。

“你们看,这就是我做的,你们都尝尝。”

胡娘子喉头动了一下,而后移开眼神,摇头:“你拿去卖的,我就不吃了。”

阿韭她们的反应几乎一模一样。

沈萝哭笑不得:“我喂你们?”

胡娘子等人如同拨浪鼓点头:“不用,不用。”

沈萝眼睛滴溜转了一下,而后作可怜状:“胡娘子,各位姐姐,帮个忙吧,我还没给外人试过,担心不好吃呢,你们难道都不肯帮我试试味儿嘛?”

“这……”

“来嘛来嘛……”

年龄变小后,沈萝撒起小娇也没有那么羞耻了。

胡娘子郑重其事地挑了一个炸汤圆,小珠挑了汤圆打滚,阿韭挑了沾了肉松的炸汤圆……

吃完后,无一例外,眼睛立即瞪圆,不住点头:“好吃!”

她们的表情说明一切,沈萝更有信心了。

胡娘子差点舍不得咽下最后一口,她好久没有吃过这么足料的汤圆了,“阿萝,你卖这个,我保证,一定火!”

沈萝笑眯眯的,“但愿。”

日落时分,街上热闹起来。

沈萝拉着小摊车,不,准确来说,应该是沈荣带着一群师兄弟,扛着家伙什儿。自从吃过汤圆后,一群小伙子干活可起劲儿。

“叶婆婆,我来了!”

沈萝快步上前拉着叶婆婆:“您待会儿可要尝尝我的汤圆。”

叶婆婆知道她要摆摊后,二话不说,立即表示在馄饨摊上空出一块地方让她摆摊,还说:“你一个姑娘家做生意,我怕有人欺负你,但在我这儿就不怕,都是老主顾。”

胡娘子带着几个姑娘赶过来:“阿萝,我们过来看看有什么帮忙的。”

这边一群小伙子,那边一群小姑娘,全是未嫁未娶的,一打照面,这边脸红脖子红,那边粉腮云霞飞。

沈萝一拍额头,她忘了,这里不比现代。

沈萝忙拉起阿韭她们走到叶婆婆那边,不好意思道:“阿韭姐姐,不好意思,是我没安排妥当。”

她真没想当媒婆。

阿韭皮肤时小麦色的,看不出来什么,神态也还算淡定:“没什么。”手却握紧。

叶婆婆过来笑道:“今天是元宵呢,大街上这么多人,都是小伙子小姑娘。”

这里的元宵节,相当于情人节,还有就是让未定亲事的年轻男女出来走一走,说不定能成就好姻缘。

阿韭道:“对,我们做我们,与……与其他人不想干。”

见沈萝带着姑娘们回来,武馆的小伙子自动让开位置,但也不走远,就在巷子口那里站着,时不时望上一眼,触碰到某个姑娘的眼神后,又咻地转回去。

沈萝发现,其实村里的姑娘也挺大胆的,有几个还主动看了过去。

不过,她很快就没心思管这事,因为小摊太受欢迎啦。

在一众小摊中,沈萝的小摊算是独树一帜。

她的小摊车左右两边有竖着的棍子,棍子又似树木一样有枝杈,枝杈上挂着各种颜色的五彩小灯笼,每一个只有成□□头大小,看上去袖珍可爱。

两根棍子上面还系着一块横布条,灯笼的光足够让人看清:“汤圆打滚,富贵和顺”。

而桌子朝外的那一面,又贴上了许多纸,什么芝麻口味多少钱、咸蛋黄口味多少钱,还有什么组合多少钱,最重要的是,对应的字下面还有画,所以,要吃什么多少钱,一目了然。

“汤圆打滚?什么东西?没听说过啊?”

“上去试试!”

桌子左边特地垫高了一部分,摆上了一个个劈开的竹筒,最外面那一个放着六个汤圆,一半油炸一半裹上黄豆粉,每种口味一个,让人看清楚成品到底是怎样的。

“给我来一个组合装,带竹筒,加肉松。”一位带着狐狸面具的姑娘率先走过来,扬着下巴道。她有小丫鬟和仆妇跟着,家境应是不差。

汤圆现炸,滋溜滋溜的,冒出甜香味。

大伙围起来看热闹,沈萝一点也不紧张,手稳得很,像在家里一般。

很快,六个汤圆分装好,沈萝笑道:“好了。”

那个姑娘的面具只遮住上面部分,完全不影响吃东西。

她好奇地尝了一口,而后顿住,不敢置信地吃了第二个第三个,吩咐丫鬟,“再给我要两份,不,三份!”

小丫鬟咽了一下口水,回到摊子前,却被沈萝告纸每人最多两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