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司徒奶奶热泪盈眶,“好孩子,都是好孩子,奶奶可高兴了。”

她拉着两人的手,说了好一会儿话,然后从床头柜上拿出一个小木盒子,“这是当初奶奶的嫁妆,你大嫂二嫂都有,这套是你的。”

桑语接过打开,发现居然是一套玉石手镯,并不是上等玉,但也值点钱,在这个年代,应该能卖出好几百去,到了后世那就更值钱了。

司徒泽看了一眼,点点头,示意桑语收下来。

之后是司徒涛,他给了一张存折,“你们兄弟三人结婚,我给的是一样的。既然成亲了,以后就靠你们自己过日子了,我是再不会贴补的。”

对此,司徒泽没说什么,收下后直接给了桑语。

桑语打开看了一眼,发现上面有一千块。

事后问起才知道,原来司徒泽也是大户人家,司徒爷爷是留学归国青年,坚信工业救国,他是个有本事的人,也确实凭借自己的能力,庇护了一地百姓。

可惜,那个年代的天下大势,光凭这么一个人,不足以挽回颓势,只能不破不立。

后来他变卖了家产,全都捐给了前线战士,不过他没有动妻子,也就是司徒奶奶的嫁妆。

后来司徒爷爷上了战场,死在了战场。司徒涛长大后,也紧随丈夫的脚步,司徒奶奶就留下了很少一部分嫁妆,剩下的都变卖了,给儿子换成了药材带去战场。

司徒奶奶手里的,也就是几对镯子,那是她母亲留给她的,没舍得卖,即便是□□的时候,也没舍得。

当然了,那时候也没人愿意用粮食换这些不当吃的东西,因此都留了下来。

而司徒涛手里的钱,是当初他把药捐给部队,但当时部队已经形成规模,有了严格的规矩,不会白白要他的东西,因此给他记了账,后来战争结束后,这些陆陆续续还回给了他。

他把这钱分成了三份,一个儿子一份,至于他自己的工资,很多都补贴给烈士军属了,不然依照他的级别,以及立下的军功,远不止这么点。

桑语以眼神示意司徒泽,这钱要不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