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贪腐,甚至都不能保障太平仓里的粮食是满的。

地域辽阔的边疆,也需要大量的士兵镇守,而这些士兵每年也会消费粮食。

土豆,并不能作为这样能存储的粮食存在。

瑞王早就预料到了,于是拿出了另外两种措施,一是怎么解决西北地广人稀,以及人多了用水的问题。

首先这一点比较困难,那就解决怎么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开发土地种植面积。

这个桑语在信上有提到一点,那就是发展好用的农具。

其实,在农具的改良上,并不像现在表现出来的,只是简单的锄头,犁耙。

皇家的能工巧匠们,还能制作出更省事的东西。

每年皇帝和皇后都要举行农桑仪式,两位尊贵的帝王和国母,当着众人的面,亲自下场耕种和纺织。

并且他们还做得有模有样,真以为这是皇上皇后会呢。

其实不是,是那种耕种机已经把最难的部分完成了,而皇帝只是稍微动动手,做做样子就好了。

皇后那边也一样,织机自己就能完成了,有没有皇后那双手,都能完美织出一匹布来。

这样的技术,和现在的机器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为什么只皇家有,百姓完全不知道呢?

很简单,这样的东西绝对不能推广。

封建时代下的王朝,其实是农民组成起来的社会,如果说有九成的农民,剩下的一成是商人,地主,读书人,匠人等等也不足为奇。

因为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农民才是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