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页

跟林家过年的来往便是书面信,这就可以了。

初三去了严家,又是吃喝了一大堆。

黎家倒座房买回来的梅子一直是昏迷不醒,白日里蓝妈妈熬了些米汤给灌进去,可在这样下去也不顶事啊,幸好后来郑辉一家来拜年了。

“我只见买人买齐乎的,可从来没见谁家买人买个一口气吊着命的。”郑辉是直皱眉,话虽是打趣,却觉得兆弟太过心软好心了,这大过年的多触霉头晦气啊。

顾兆说:“一两银子的事情,遇到了买回来能治好就治,治不好也不会往心里去介怀。”

其实买梅子,最初也是看在孟见云张口说了的份上,就是买个人多跑一趟的事,又不是顾兆亲自去买,谁知道后头牵扯出这样一串事,梅子可怜,还撞了脑袋。

这下那就不能不管,放任去死了,总归是一条命。

郑辉便不多说了,幸好他今日过来带了一支老参,剪了参须,让下人煮了参茶,“这原本是送给黎叔补身体的,正好跟你家伺候的一并说了怎么做,这老参大补,平日里不用放太多……”

参须还是顶用,郑辉交代下去,蓝妈妈煮了参茶灌了梅子,没一刻人就醒了,琢磨了下,蓝妈妈跟黎夏交代,“你就说人醒了,旁的别提了,到没有让主人家大过年来前头下人住的屋探看道理。”

“那为什么还要说?”黎夏问,不说不就好了。

蓝妈妈笑说:“这参是郑大人送的,又教了怎么煮,现在你过去回话,说是梅子醒了,这是夸郑大人送的参好。”

黎夏便记住了,去了里院在堂屋门口回话,说完果然听郑大人笑说:“怎么样?我说这参好,大补,不过那丫头肯定是亏了身子,醒来了就别再喂了,虚不受补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