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页

“我这人写文章不是顶尖,拜了个好老师,写的诗也是不入眼,倒不如去地方做点实事。”

顾兆是有了去意。郑辉和严谨信听出来了,二人沉默了会,没有多说话,只是举杯敬了顾兆一杯。

“何时走?”

顾兆心里轻松了,两位哥哥没留他,懂他,便举着杯先碰了一个,说:“不急,我想着今年殿试结束了,有批新的进士进翰林,我便递折子去吏部。”

去年秋闱,今年三四月殿试。

新一届的探花郎就成了上一届的。

两人都没想到这般快,还想着在留一两年的。顾兆看出来了,说:“我过完年后递折子,吏部管升迁调动那么多,也不是就有现成的空缺等我,立即能安排能走,快了也要到年底,在过个年收拾一番,动身起码到了明年。”

这倒是真的。

吏部管天下文官调任、任免、考核、升迁,每年每月地方上送去的折子,还有京里的折子能堆成小山,像顾兆这种从六品的小官排了队等吧,快了也要一年,慢了那就等两三年。

再慢那就没数了。

顾兆又不想给塞银子打点,不靠关系走门路,那就按照规章秩序慢慢等。

两人一想,还有一年多倒是冲散了一些愁绪。兆弟能去地方其实好,兆弟生性随意不爱拘束,又是个实打实的实在人,不爱繁文缛节和规矩,去了地方随性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