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页

之后登记顺利,没什么差错。

总算是交完了。村长刚惊的一背脊冷汗,擦擦汗,说:“刚吓死我了,没成想上多了也要被问,幸好咱们府县的官老爷清明,底下的粮官问清楚了就放了咱们。”

“回吧回吧。”村长受惊一场,不愿在镇上多留了。

因为要买骡子,今年的稻米黎家就留了六石自己吃,三十七石卖的官价,赚了十四两八百文。骡子是黎大上镇上畜牧行瞅的,两岁左右大,牙口也好,毛光水滑的,黎大瞅着好,价位也成,花了八两银子。

买了骡子办了手续,登记在册。黎大牵着骡子,又去买了酒、糖、大棒骨,药馆掏出了顾兆写的字条递给伙计,家里炖鸡放大料,黎大觉得味好。

装了一筐,回去路上黎大也没起在骡子身上,就牵着绳,让骡子驮着筐,慢悠悠的回到了村里。

黎大家买骡子了。

村里人人瞧见了,不过也没几个说酸话的。

“就是为啥不买牛?牛种地耕田不是更好使吗?”村里人疑惑这个。

但黎大家要买啥就买啥,又不是他们家买。

十一月中是彻底闲了下来,村里热闹起来,妇人阿叔闲着能串门说热闹八卦,杏哥儿抱着元元也爱上黎家来玩,他家今年水田试的多——

大哥家不乐意,怕危险,不过家里庄稼地的活都是公爹做决定。因为是黎周周赘婿顾兆出的主意,杏哥儿的公爹便仔细问杏哥儿成不成。

这杏哥儿哪里敢打包票,只说黎周周家上十亩水田的肥,他和周周从小长大,知道周周性格,不是张扬的人,很是稳重老实,又说大伯种田也好,父子俩都同意拿十亩水田来追肥,应该是没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