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页

这事就定下来了。

今年西坪村起码有七十户上了肥,虽然五亩、三亩的做,但加起来已经比去年多了很多,黎大家的粮税在其中格外瞩目。粮太多,家家户户男丁都上,推车的推车。

黎大的粮税还是蹭了一趟村长家的牛车,二百多斤呢。

“这次卖了粮,给家里也买一头牛。”黎大晚上吃饭时跟周周顾兆说。

黎周周没啥意见,今年粮食多,总不好年年借村长家的牛车使。黎大也是这么想,应急一时,不能一直这么干。

顾兆问价。

“一头牛犊五六两银子,大点能使了还要添上二三两,看成色牙口。”黎周周跟相公说。

“买个小的就成,今年不用了,好好喂喂来年十月收稻谷就能使上。”黎大说完,看哥婿有话要说,“兆儿你想说啥?”

顾兆和爹说:“我就是想要不要买一头骡子?能耕田拉货。”还有一点顾兆没说,要是去府县,家里搬家骡子更方便好使一些。

“骡子也好,和好一些的牛价钱差不离。”黎周周虽然不知道相公为啥要买骡子,村里人买牛更耐用,耕田拉粮好使,虽然走得慢了些,可相公这么说指定有道理,便看向爹,“爹。”

买大件还是爹拿主意。

黎大想了下,骡子价钱倒是还成,可骡子田里干活不如牛好使。不过想到哥婿是心里有主意的人,走一步看三步,就像是地里的肥料,旱田上了,水田也琢磨出来了,还和村里一起买石粉便宜了三十文,便一口答应:“成,那就买个骡子。”

十一月初,西坪村去镇上送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