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她

风拂入窗槛,吹得银铃轻响。

蓁蓁站在姬临风几步之外,瞧着这位任性不羁的小将难得的流露恳切神情,心底由衷感激,琢磨那些话时,却忍不住蹙了蹙眉。

因他对谢长离的评价不甚公允。

那个阴雨缠绵的夏末,林墨拿锋锐言语刺破她的幻想时,蓁蓁确实极为伤心失落,觉得谢长离是个捂不热的石头,不值当放在心坎上。但平心而论,谢长离照顾她的动机虽不纯,衣食起居却从未亏待,勉强也算一番好意。

何况父亲的案子上谢长离其实花了心思去查,且已握足了证据,连翻案的时机就想好了,只差到时候一举洗清冤屈。

男女之事上,他确实铁石心肠。

但要说冷漠没人性,到底过头了些。

哪怕京城里对谢长离的狠辣手段多有传闻诋毁,但当着面听见这种话,蓁蓁仍是不愿坐视的,遂垂眸道:“我家主君身在其位,以雷霆手腕办事也是为了替皇上分忧,并非他本性如此。妾身进了谢府后,他也多有照拂,从未有半点亏待委屈。姬大人——”

她沉静抬眸,目光落在姬临风身上。

“外间怎么传闻,那都是旁人的事情。我既受他庇护,多少也知道他的性情,并非全然冷漠之人。至于旁的,妾身自有打算,姬大人若虚费力气,于妾身未必有益。还望大人以公事为重,别为后宅之事徒生争端。”

“宫宴之上人多眼杂,姬大人固然不惧流言,妾身却须谨慎行事。姬大人留步吧,就此别过。”

说罢,屈膝为礼告辞。

到得门口,听后面没旁的动静,猜得姬临风不会追出来了,才携崔嬷嬷和清溪抬步出楼。

楼外天高云淡,树影婆娑。

蓁蓁知道姬临风满腔好意骤然碰壁,心里必定不好受,但此刻也不宜纠缠多说,只能轻轻吁了口气,换上从容神情。

抬头举步时,却又微微一愣。

因十余步外一株繁茂高耸的槐树下,谢长离静静负手而立,正瞧着这边。

他不知是何时来的,颀长的身姿依树而立,深褐色官服上绣纹狰狞,不过因夏日里宫苑清朗,草木葳蕤,冲淡了冷厉之感。见她出来,他的神情无甚变化,只淡声道:“走吧,该出宫了。”

蓁蓁应着,忙小步赶到跟前。

宫苑里人影渐稀,因沈太后正与人说话,谢长离也没去搅扰,只跟宫人留了个话便携蓁蓁出宫。

长廊逶迤,宫人往来,两人虽如来时般牵手而行。

蓁蓁想着谢长离适才是站在树下而非甬道,必定是听到了里头的对话,瞧他沉默不语,有点猜不透他的心思。迟疑了片刻,终是安慰自己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率先开了口——

“方才在碧桐楼,妾身遇见了姬小将军。”

“看到了。”

“妾身在扬州时曾与他有过些交情,算是旧识。”蓁蓁既知谢长离对她无意,心里又颇坦荡,便将当日她去看漕运工事时偶遇姬临风及过后的几番往来简略说了,又道:“姬小将军今日之举,也只是同情妾身而已。”

谢长离听罢,却是神情微动。

纳蓁蓁为妾的时候,他也曾听荀鹤派来的人提过,蓁蓁落难之前是家中的掌上明珠,见识性情远超旁的扬州闺秀。他原以为只是吹捧之词,却没想到她这么个娇滴滴的姑娘,竟也会对漕运工事、军马粮草的事感兴趣,还特地跑去观摩讨教。

倒真是难得了。

心头那点微妙的情绪悄然化为赞许,谢长离却没追问过往,只觑着她道:“今日若崔嬷嬷不在,你会怎样答他?”

蓁蓁一怔,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莫非主君以为,妾身是担心崔嬷嬷告状才那样说,实则言不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