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第一百零一章 奇妙的智慧

在还是2009年的未来里,有一部名叫《熔炉》的电影,姜南柯即没看过也没听过,以她‘重生’前的年纪,那是很古早的片子了。

重生后的姜南柯也不知道未来会有一部叫《熔炉》的电影,她只看过一部名为《熔炉》的小说,并且对小说塑造的文本故事感受不深。因为早在小说出版前,早在作家开始创作这本小说之前,她就已经‘介入’了这起事件。

告诉姜南柯这件事的人是朴嘉熙,她称呼此事为‘光州事件’。

姜南柯第一次听说这事儿是在2005年,彼时她和朴嘉熙一起吃饭。那就是很普通的闺蜜饭局,饭桌上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分享平时遇到的奇葩人和奇葩事。

‘光州事件’就是朴嘉熙再饭桌上以闲聊的口吻,跟姐妹分享的圈内奇葩事件。

未来在电影名声大噪时,很多人可能误以为此事只有电影人才关注。事实上在事发的当时,也就是2005年,此事已经被大面积报道过。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当时媒体的关注度非常高,才逼迫光州政府重视这个案件,进而有了作家得知,这世上还有这样的事。

2005年姜南柯从姐妹嘴里听到的不是什么小说的故事,而是那个为案件做一审的法官极端倒霉的故事。

以朴嘉熙的立场,她讲述整件事的角度是很妙的,既不是被害者的立场也不是加害者的立场,而是政府的立场。

检方想要查,扒出一个黑-恶-组织的过往并不困难。朴嘉熙跟姜南柯分享的是内部的详细资料,姐妹先科普的是学校的历史。

那所学校始建于1961年,对于1948年才建国的韩国而言,自六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都很混乱。在那个混乱的时局里,有一群‘善人’建立了一所‘慈善学校’,照顾身体有缺陷的孩童,这怎么看都是善举。彼时当地政府对这样的善举是有表彰的。

哪知建校年后也就是1964年,学校就出了孩童‘意外身亡’事件。

在朴嘉熙告诉姜南柯的内部资料里,这事儿当年就有人查,后来不了了之,不是查不出来,也不是大众认为的高层包庇,而是很现实的困境。

如果当时真的查处了当年的校长或者说资助这所学校创建,并且维持运营的‘善人们’,那么整个学校里所有的孩子都可能面临无处可去的窘境。

那可是1964年,说是说国家经济腾飞迎来了‘汉江奇迹’,但内里多少底层民众连饭都吃不饱,健康的孩子都有人丢弃,尤其是女婴,何况是身体并不健全的孩子。有太多这样的孩子,家里即养不起也不想养,才会送进学校,只求一条活路。

“这就是电车难题。火车要来了,刹车坏了,左边的轨道只有一个孩子,右边的有十几个,你只能救一边,另一边会被火车撞死,选哪边?”

朴嘉熙叼着烟看姐妹,“当时查这个案子的人,也只能选救下更多的人,不然怎么办呢?那所学校容纳了成千上百的孩子,一旦恶人伏法,那些孩子还能活几个就不好说了。何况当时的法律本身也不完善,抓到了顶多关一段时间,出来后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默默翻着烤肉的姜南柯不说话,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听她继续。

继续下去的故事就是这么些年里,此类案件时不时发生,只是警方不再介入,也没人报警。那些孩子本就是被‘抛弃’的,被家人、被社会,共同抛弃。

直到2005年六月,小说男主角的原型,那位去学校任职的老师偶然得知学校里的孩子在经历什么。时代在发展,所谓衣食足而知荣辱,人的道德底线也拔高了。

那位老师不能接受这样的事,由他举起火把聚集了一群民间有识之士的反抗力量,最终在同年11月,让案件一审开庭。

两姐妹吃饭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了,案件一审判决已出,涉及此案的校长被判五年,教务长被判十个月,两位老师被判两年。

一审判决如此之轻,媒体和民众都大为恼火,偏偏在司法领域这已经是重判,都说了法律不完善。但即是如此,被判刑的当事人依旧不服,申请上诉。

彼时朴嘉熙很同情一审的法官,真就是吃力不讨好,怎么做都是错,法律不完善他能怎么样呢?

彼时姜南柯初听这事儿时,恶人已经伏法,她也就只是听听。

等到二审,此时已经是2006年七月,媒体的关注度已经不高了,或者说没了都行,时间线拉太长,再大的舆论都有平息的一天。

时隔大半年,还是朴嘉熙跟姜南柯讲起二审的事,此时姜南柯就不太舒服了,这种王八蛋还tm能上诉?关键是tm上诉成功了!

被告通过一系列小说里写的手段,拿到了众多被害者家属签署的和解书,校长和教务长从有期徒刑改缓刑,放了。此后校长还再度回到学校,小说里男主在法庭外被水枪攻击,就是民间组织的抗议,抗议长达两百多天,依旧什么都改变不了。

而也是这一次,姜南柯觉得她好像可以做点什么。因为姐妹说了半天,所谓的政府的困境讲直白点就是钱的问题啊。学校的学生无处安置是最大的问题不是么,那可以用钱解决的问题,她为什么不去试试看呢。

2006年八月,姜南柯跟朴嘉熙说了她的想法,姐妹起先不太赞同,事情内情要更复杂,关键是那帮人什么都干得出来,牵扯其中的受害者有人都是被谋杀。朴嘉熙怎么可能让姜南柯去介入这种事,但姐妹也知道自家孩子就是一根筋,她要是死命拦,那死孩子说不定会偷偷干。

与其让姜南柯跟个无头苍蝇一样闯一摊烂泥里,弄不好就深陷其中,朴嘉熙宁愿把事情放在可控的范围内。进而有了金子琳的登场,是朴嘉熙把她介绍给姜南柯。

这人本是妇女儿童部的一位科长,案件涉及儿童,而且有多方报道,媒体关注度高,金子琳就是当初负责此案的人员之一。

讲起来双方初次见面时,只看面相,姜南柯对这位姐姐或者阿姨观感还不错,对方看着很和善。可随便聊两句,初印象就跌了,对方感觉像是进阶版的朴嘉熙,就是纯粹以利益为导向的那种类型,政客?

2006年的姜南柯只是个艺人而已,不论是媒体还是普通民众都只当她是艺人。而九十年代就从首尔大毕业的金子琳可是典型的社会精英。后者把前者当学妹,态度还是不错的。

但基于姜南柯艺人的身份,艺人学妹要干涉媒体颇为关注的热门事件。就让学姐很自然的以为,学妹是想要借此事炒一波新闻,为此,金子琳很直接的问姜南柯,你对这件事的资金投入是想达成什么样的舆论效果呢?颇有点对方说得出她就做到的淡定,就是花钱的交易,学妹给钱她出货。

作为中间人,介绍两人认识的朴嘉熙快速打断学姐,表示学姐误会了,随后详细解释姜南柯是单纯的想做个好人好事。能不曝光尽量不曝光,最好不要曝光。

彼时金子琳不太信,但当姜南柯拿出一张二十亿的支票后,学妹到底有什么目的就无所谓了,给钱就行。学妹不想站在台前当英雄,对她是有利无害,这英雄她可以做啊,她还可以借此造势,即能让学妹的钱花得物有所值,也能让自己的事业再攀高峰,双赢。

自此,这对‘双赢’的组合就达成了,姜南柯负责给钱,金子琳负责冲锋陷阵的合作模式。

从2006年到现在,四年过去了,金子琳已经成为光州议员并且筹备往国会冲。同时她也分别拿下了学校,安置好学生,送恶人进监狱,以及花了姜南柯近两百四十亿的辉煌战绩。

此前姜南柯告诉经纪人,她对‘光州事件’的参与只是给钱,也不算妄自菲薄,站在她的角度她确实除了给钱,大笔大笔的给钱之外啥也没干,真正做事的是金子琳,那姐姐是真牛逼。

可是当为老板赚钱的朴鸿朗、金婷秀和从老板口袋里掏钱出去的人碰面后,前者非常肯定,并且有志一同的认为,后者是骗钱的政客。

前天才认识金婷秀见面的姜南柯,多少有点意外,本来相处的很是一般的朴鸿朗和金婷秀,在面对金子琳后就成了队友,一致对外。

今天这场见面有些奇特,本来只是姜南柯跟金子琳单约,但朴鸿朗和金婷秀强烈表示想来,变成了一起。

金子琳约姜南柯见面为的是另一所学校的收购和改建,原本可以被称之为‘熔炉’的那所学校,如今已经是光州政府的政绩,或者说金子琳的政绩。

她特地去瑞典考察,几乎一比一复制了瑞典一家有名的残障儿童慈善学校,这所学校都成了韩国特殊教育的模范学校,还再度拿到政府表彰,每年还有财政补助的20亿资金。前后也就四年,从收购到改建,准确的说是年都不到,可想而知金子琳是非常有能力的政客,不是只会骗钱。

光凭那所焕然一新的学校,姜南柯就非常信任金子琳的能力,对方出于什么目的不谈,事儿办得很好,这是可以肯定的。为此,她给钱给的也很心甘情愿。

在金子琳跟姜南柯说,她想要再度创建一所这样的学校时,姜南柯也是支持的。

但朴鸿朗和金婷秀极其反对,理由也很简单,做慈善没问题,但不能花钱让别人摘桃子啊,那不成冤大头了吗!

为了让新认识的老板相信,自己也不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金婷秀给了姜南柯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厚达上百页,姜南柯光是捧着‘报告书’头都疼。

这份文件的核心内容是,对比了两家慈善学校的投资和产出比。投资不谈,所谓的产出比是指收容学生的数量。

一家就是姜南柯投资的那个能作为全国典型安利展现的政绩学校,里面什么都好,最好的设施,极高的日常生活待遇和全员海归身份的老师等等,都让这所学校名副其实,就是国内最好的。当然一分价钱一分货,这所学校的投资成本也远远高于普通私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