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页

胤禟是没胆子在良妃的事情上劝额娘,但是他一向与八哥交好,哪怕八哥没说过这件事,但良妃娘娘毕竟是八哥的亲额娘,如今又已经位居妃位,按理来说,也应该在宫里立起来才对,也免得给八哥丢脸

额娘虽然没有必要同良妃娘娘交好,但该有的尊重还是要有的,总不能一见面就无视,连一句话都不说,那不是给良妃娘娘没脸吗,给良妃没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给八哥没脸。

胤禟没胆子劝自己额娘,只能求助于自家福晋,都说嫡妻是贤内助,这样的事情自然是交给福晋来办。

九福晋初时真的蒙圈了,亲儿子不敢去跟额娘说,难道她就敢了,婆婆和五嫂亲得跟母女俩一样,到她这儿就是正儿八经的婆媳感情了,她这要是再跑到翊坤宫里跟婆婆说这事儿,那这最普通的婆媳感情都维持不住了。

傻子才会去干这事儿。

不过,做了这么久的夫妻,她对这位爷也算是有所了解了,最是较真不过的一个人了,甚至还有些孩子气,这要是真得罪了这位爷,日后有她的苦头吃。

九福晋踌躇再三,最终还是决定把火烧向别处,“其实良妃娘娘在宫中地位尴尬,不光是因为出身和性子,更重要的是八福晋的态度,之前八福晋一直没拿良妃娘娘当正经婆婆待,宫里人看在眼里,心中自然有计较,少不得要以为八爷并不重视良妃娘娘,自然会有所怠慢,宫里的人怠慢,良妃娘娘就更没心气儿立起来了,所以额娘的态度变不变不重要,重要的是八福晋的态度。”

一口一个八福晋,显然是对这位嫂子并不亲近。

胤禟并不在意这个,他对八嫂也没什么好印象,“你也说了那是以前,但是自从良妃娘娘晋了位份之后,八嫂可一直拿良妃娘娘当正经婆婆待。”

九福晋镇定的很,她虽然没有八爷笼络人心的手段,不过也不是那种没心眼的人,很会……一本正经的胡诌,“若是八福晋从一开始就是现在这个态度,自然没什么问题,不过既然先前怠慢了,后来就得多加弥补才行,仅仅维持最基本的恭敬可是不够的,先不说良妃娘娘心里的那道坎能不能过得去,宫里的人全都眼明心亮,八福晋的态度究竟如何,谁会看不明白。”

胤禟真的属于那种智商高,但是情商低的人,把福晋的话仔细琢磨了一番,还真觉得挺有道理,八嫂之前的所作所为对良妃娘娘来说,确实太过分了,既没有郑重的赔礼道歉,也没有一个要挽回改错的态度,八嫂都没有真真正正的尊敬良妃娘娘,也难怪宫里的人会如此了。

“你去跟八嫂说说?”胤禟底气不足,整个圈子里的人都知道八嫂是如何的‘爽利’,大部分女眷都很难与其打交道,自家福晋也是一样。

九福晋接着忽悠,“八嫂素来眼光高,别说是我的话了,就算是大嫂和太子妃的话也未必会听,也就只有八爷和安郡王府的人能劝得动。”

所以二选一,去找八爷也好,去找安郡王府的人也罢,反正只要不找她就行。

在自家福晋面前,胤禟觉得也没什么不好说的,更何况福晋还分析得这么有条有紊,显然是个能商量主意的人,“八哥对八嫂素来爱重,连生孩子的事情都不肯找旁人,更何况是这事儿,至于安郡王府,爷实在不愿意同他们打交道。”

自从岳乐死后,安郡王府的人就没了顾忌,一点都不着调,虽然有泼天的富贵,但是现在看来是很难守住的,哪怕八哥上了位也是一样,如今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跟一群不着调的人说话,不光费劲,还让人头疼。

“八爷若是在意良妃娘娘,自然会同八福晋说的,若是他都不在意,那爷又何必在意,再说安郡王府,爷不想同他们打交道,那就派一个人去,左右如今的安郡王府已经不是当年的安亲王府了,爷便是不亲自过去,他们又能怎么样呢。”

九福晋说这几番话虽然是急智,并没有事先做准备打草稿,不过按照她对胤禟的了解,应该也算是摸着了脉络,说在了点子上。

胤禟果然被忽悠住了,某种程度上他对福晋并不设防,毕竟福晋并没有要害他的理由,就像他对八哥也不设防一样,当然之所以会被福晋忽悠住,一方面原因也是因为……情商低,段位低的人正好碰上了段位高的人,而且又是有心算无心,那遭殃的就只能是八爷,或者安郡王府了。

宜妃并不知道小儿媳这么给力,这会儿她正在可怜自己的两个孙子,福娃,福寿,这俩乳名可真真是……随意,可惜了,一个是她亲自取的,一个是老五和老五媳妇一块定下来的,想埋怨都没处儿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