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二嫂生了吗,我拿个鸡蛋过来给她补补身子。”她坐月子的时候,妈不光给她拿了鸡蛋,还要去乡下买了只老母鸡呢,如今二嫂生了,她也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毕竟嫂子们心里都有一本账,就算嘴上不说,人家心里还能不念叨。

“行行行,赶紧进去看看你侄子吧,小家伙还睡着呢,眼睛、鼻子长的都像你二哥。”王母拉着女儿就往里屋走。

顾川已经被小孩子团团围住了,大舅兄家的两个,二舅兄家和三舅兄家各一个,清一色的男孩,全都缠着姑父不放。

顾川从兜里掏出糖来,“都给你们准备好了,一人两块,谁都不许抢。”

就知道姑父来了他们就有糖吃了,他们最期待的客人就是姑姑和姑父了,每次过来他们都有好吃的吃,当然要是能跟着姑姑和姑父回家,那就更好了。

“川子,你也别太惯着他们了,男孩子吃什么糖块儿。”王父向来奉行的就是男孩要糙养,当然女孩也不能养得太精细了,毕竟也没那个条件,但是跟男孩比起来,女孩各方面确实需要多花点儿。

顾川不在意的笑了笑,“没事儿,都还是小孩儿呢。”

不管是原身,还是王小兰,都是极喜欢吃甜的主儿,家里不光备着水果硬糖,还备着红糖、白糖,隔三差五都要喝碗红糖水,奢侈的很,不过这些岳父就不知道了,老人家一直以为女儿喜欢吃甜,却不知道他这个女婿也一样。

中午,王母做的是丝瓜豆腐汤,老二媳妇和女儿都是两碗,丝瓜这东西是催奶的,喂养孩子的妇人多喝点没什么坏处。

至于男人喝了,那也是跟着沾光了,这丝瓜豆腐汤,总比棒子面儿的汤好喝。

第97章 居家男爸爸(一)

“以后花钱可千万别大手大脚的,然然现在还小,以后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王母对自家闺女可谓是千叮咛万嘱咐,这孩子手里头松的很,女婿也一样,她真怕这两口子把钱都给霍霍了,一点都不给孩子准备着。

“我知道了,妈你都说多少遍了。”王小兰虽然不会反驳她妈,但是这不代表她会照着做,她和川子都是有工作的人,完全可以让一家三口吃好的喝好的,至于然然的花销,学费一年才几块钱,供到大学都没什么问题,至于房子,她和川子现在资历浅,所以单位分房没她们俩的事儿,但是将来肯定是要分的呀,供销社肯定是没指望的,但是袜厂应该会分给她们一套房子,有了房子以后,然然娶妻生子也就不是难事了。

端着铁饭碗的人就是这么硬气,完全不需要走一步看三步。

自个儿的闺女自个儿知道,看那样子,就知道没听到心里去,王母也是无奈,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早晚有她们后悔的时候。

虽然心里头气闺女不听话,但是小两口走的时候,王母又给收拾了一堆东西,刚摘下来的丝瓜、乡下亲戚送过来的吊瓜、还有晒干的豆角,这些都是不要钱的东西,但却不比粮食差什么了。

王小兰抱着顾然坐在后面,顾川把东西放到车筐里,也得亏这车筐是改造过的,足够大能够装得下这些东西,三个人一辆自行车骑着往家里赶,换做几十年后,可能还会觉得挺寒酸的,但是在现在,有辆自行车就算是不错的了。

只有七个月大的顾然,是一个相当霸道的小家伙,吃奶的时候,吃着一个,还得护着一个,稍微有不如意的地方,扯着嗓子就开始哭,那嗓门大的呀,他们家隔三差五就被楼上楼下的邻居敲门,大半夜吵的人家睡不着觉。

当然比邻居更惨的是他们当父母的,孩子打扰到其他人,他们就得给人家赔罪,像今天从王家拿过来的东西,就得挑点儿给这几户人家送过去,当然不会送多了,多少算是那么个意思,别把邻里关系都给搞僵了。

最惨的地方是要不断的哄孩子,小祖宗一哭,那就不能在让他躺在床上,必须得抱着、颠着、晃着,在房间里来来回回的走,小祖宗才有可能放他们一马。

顾川和王小兰都是需要上班的人,特别是顾川有时候还需要上夜班,小祖宗不分昼夜的哭闹,别说安稳的休息了,有时候连口热饭都吃不上,把孩子哄好了,那桌上的饭也就凉了。

以前有顾母和王母隔三差五的过来帮衬,小两口日子勉强还能过得去,但是这段时间,小祖宗把两个人都折腾成狗了,夫妻俩索性心也就大了,一个人在家料理家务,另一个人就抱着孩子出去逛,要哭就到街上哭去,别在家里头折腾,反正现在正是不冷不热的时候,孩子抱出去也不会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