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卖了,怎么跟人解释咱家有这个,如果让其他人给知道了,到时候好几年不来往的亲戚都得到咱家来借钱,还得被小偷惦记着,日子可就过不安生了。”

他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开家粮店也就罢了,反正房子是租的,粮食是从外地运过来的,具体多少成本大家都不知道,但要是把这金镯子、金簪子都露出来,那可就招眼了。

“对对对,你说的对。”孙氏连连点头,是她想岔了,这东西绝对不能轻易拿出来,也不能让人家知道,“那爹娘那边也不说吗?”

她男人向来是个孝顺的,去年中秋和今年过年都没少往老家拎东西,又是衣服,又是糕点,又是酒,反正除了钱以外,能拿的都给公婆拿过去了,这些东西也不知道会不会跟爹娘说。

顾川愣了愣,“不说,过几天给老两口拿点粮食过去就行。”毕竟秋收才刚刚过去,家里头应该还不差粮食,得等到入冬了以后,粮食就应该吃的差不多了,他现在就把粮食拿过去,也是为了让老大两口子看在粮食的份上,对爹娘好点。

“先去看看爹娘,等过段时间再去你娘家瞧瞧。”年景不好,家家户户日子过得都苦,老丈人家也是一样,没道理只孝顺他的爹娘,不管他媳妇的爹娘。

“好,你带回来两匹细棉布呢,我这几天抽空给爹娘他们都做一身衣服,这样的布料穿着舒服。”孙氏高兴道,往常这样的布料她可舍不得给家里的老人做衣服,毕竟家都分了,大部分东西都分给老大了,要养老也是老大两口子养,她们能逢年过节带点东西过去就不错了。

不过现在她们家不是有了嘛,也不差这几身衣服。

顾川当然不会拒绝了,既然用着原身的身体,自然也得担起原身的责任来,他虽然对顾家老两口没那么深的感情,但是该尽的孝心还是要尽的。

店面已经租好了,粮食也运过来了,不管是顾川,还是孙氏,都不想再耽误时间,第二天就拉着半车粮食去了店里,把东西都安置好,既没放鞭炮,也没宴请客人,直接开门营业。

这倒不是他们不讲究,而是在镇上的小本生意基本上都这么开张营业的,特别是他们在镇上认识的人也不多,就算是宴请客人,也只能请老家的人,太过麻烦了。

虽说是开了张,但进粮店买粮的没几个,大户人家一般都有自己的田地,收了的粮食吃都吃不完还得往外卖呢,至于普通的农户,现在还没到买粮食的时候,如今进来买粮食的,一般都是在镇上做小生意的人,没有多少。

第38章 农家子爸爸(十一)

和之前一样,一家人是走着回的顾家村,而没有驾马车,孙氏负责抱着铁蛋,顾川则背着粮食和衣服。

“爹,咱们干嘛不坐车?”铁蛋嘟着嘴道,他还想让哥哥看看他们家的马车呢。

“不能把咱们家有马车的事说出去,那是做生意要用的,万一被别人借走了,咱们就没法做生意了,怎么给你挣银子上学堂。”孙氏赶紧嘱咐道,千万别说漏嘴了。

“还有你要上学堂的事儿,也暂时别先说。”顾川紧跟着道,为了上学堂这事儿,他从去年就开始跟媳妇提,好不容易这两天同意了,可千万别生出什么事儿来。

被他爹洗脑那么久了,再加上周围人对读书的推崇,铁蛋自从知道自己可以去上学堂,高兴的不得了,整天抱着他爹给他买的书,哪怕看不懂也一直翻着看,都不出去玩儿了。

“我不说,谁问我也不说。”铁蛋绷着小脸,看起来就跟个小大人儿似的。

“这就对了,等回家以后,爹给你做一碗红烧肉。”顾川乐呵呵的承诺道,有了钱就是不一样,以往除了逢年过节,家里头哪儿能做红烧肉呀,切上几个肉片混在菜里炒一炒就完了。

因为带着孩子又背着东西,所以花了将近两个时辰,才走到顾家村,这会儿大家不是在地里干活,就是已经去山上砍柴、找野菜了,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老二回来了,这镇上就是养人,你们一家都养的白白胖胖的,看起来都不像庄稼汉了。”抱着孙子出来玩的顾大山道,以前老二在村里的时候不声不响的,也没看出跟大伙儿有什么区别来,但自从人家去了镇上,这日子就慢慢好过起来了,每次回村都是大包小包的,顾石头也算是享儿子的福了。

“瞧大爷爷您说的,哪儿这么夸张呀,要是村里人都在家里待着不出去下地干活,半年就能捂白了。”顾川笑道,边说着边拿出几块花生糖来,“这是给孩子的,您怀里的这个是二哥家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