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页

山亭侯 文檀 789 字 2022-09-20

数万将士前赴后继,攻打将近五日,城虽未破,却两败俱伤。

攻城之事,除非兵力差距悬殊,否则攻城方难以短时取胜,但城中赵军,也十分艰难。赵国北地人烟稀少,城中士兵百姓仅几千人,本应有城外部族给予军资,奈何呼伦城已为孤城,再有三日,城池必破。

久攻城池不下,部族首领又急于邀功,攻城将领轮番而上,今日正是纥骨乾。

魏军在城外列阵,将要发起下轮攻城,观士兵推动云梯,连马儿都躁动不已。

可城墙上却不见赵军身影,纥骨乾恐中计,下令让前军停下动作,细观良久,未窥出端倪。

于是高声喊道:“汝等若不愿战,即可开城投降,亭侯必不为难!”

将军声威,震彻天地,回应他的却是孩童们的悲泣,还有声声催促。

“站到前面去!”

“阿母!阿母啊!”

城墙上,陆续有了孩童们的脸庞,年纪皆不过十三,或抽噎、或坚毅、或恐惧。众生之相,在此时淋漓尽致。

魏军皆抬首而观,良久再难向前一步。

纥骨乾欲下令,闻孩童啼哭,却倏地想到那日春雪后,孩童嬉戏的场景。

他嗫嚅良久,拿着长刀的手愈发颤抖,逐渐忆起牧衡的话。

赵国孩童,不能再重蹈覆辙。

“他奶奶的!”纥骨乾喘着粗气,喊道:“契于,你该万诛啊!若你城中再无将士,你即可开城投降,若不降,也该自戕与城同亡,绝不应让小儿站在城墙御敌!”

契于为呼伦城主将,闻言嗤笑道:“纥骨乾,你降于魏人,有何颜面说此言?吾闻魏军为仁义之师,不知是否为真?还是会将孩童头颅带回去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