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扶桑国(五)

佛系商途 淮上文歌 1518 字 2022-09-17

整个大岛上,没有像样的城郭和集市。

途中遇见的一些扶桑村社,家家户户的存粮仅够果腹,没有多少剩余能和外界进行交易。

所以我们的买粮之路,在最初的半个月里没有丝毫进展。

手握大把的赤金却买不到粮食,紫烟岛上林兄他们还在等米下锅呢!真是愁煞人也!

再这么下去,我已准备带领诸位兄弟冒充悍匪,洗劫豪强官府的营寨了。

这种除暴安良、打家劫舍的差事,我和秦冲、锅盔两位兄弟当年在罗马国的迦南都曾做过,也算是轻车熟路。

但山野蛮荒之地,连续行走了四五日,尽然找不着一处像样的官家粮库。

商道上盛传东瀛倭国的原始贫瘠,今日得见终于信矣。

就在进退为难之际,我们尽然在距离海岸百里之遥山原地带,遇见了一个汉家风格的田庄。

高墙大屋、青瓦泥砖,一看就是大户人家。

依山沿水而建的阡陌田垄,层层叠叠看不到尽头。

秋季收割的稻茬仍然泛着青青的绿意,有成群的山羊和水牛正在其间悠闲的放牧。

如此乡野景致与别处完全不同,若非身在扶桑,真以为来到了东晋的江南。

金陵城外陇西庄园的冬日景致,应该就是这般模样吧。

田庄的主人自称是大汉后裔,乃三国东吴的前朝遗民。

当年先祖避祸来到扶桑国定居,传到他这一辈已是三代人了。

这位汉家同袍如今已经移风易俗,改为倭国姓氏,名讳西乡次郎。

祖先家世与我们金城易氏很是相像,同为汉家后裔也是一见如故。

他家田庄中常年蓄养的扶桑庄客有一百多人,这河口山麓一带的田垄山林全是他们家族的领地。

所以区区万斤粮食,对于西乡老兄来说易如反掌矣。

西乡兄秉承了汉家古道热肠的江湖之风,亲率几十个庄客驾驭十多辆牛车,把一百多石的万斤米粮、千斤的腊肉和稻种送抵我们海边的船上。

然后彼此挥泪惜别,相约他年再见。

等到我们的海船顺着西北朔风返回紫烟岛时,已是这一年的春节前夕了。

连续几天的暴雪,整个小岛如同一团硕大的棉絮,漂浮在阴沉灰暗的沧海之上。

海船缓缓靠岸,秦冲放下了铁锚。

望眼欲穿的林兄、田伯他们,早已率领众人站在岸边,盛情迎接我们的归来了。

“贤弟啊!你们总算回来啦!再不归来为兄我就要投海自裁也!哈哈哈!”

林兄与我开怀相拥,一月不见他那飘拂的须发又白了许多。

“让大哥操心,在下的罪过!整个大岛没有尽然互市的集镇,幸亏遇见一位世居该国的汉家老哥,我们才没有空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