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若能在这样的人面前露露脸,他也许能有机会挣个更好的前途,当然,万一触怒贵人,或者因此得罪上峰,也可能是祸非福。

他原是不想说话的,可心里一股热腾腾的冲动逼他开了口。

既然已经开口,那就得牢牢抓住这个机会呀。潘吏抹了抹额上沁出的冷汗。

“回贵人的话,这位顾秀才也是命途坎坷之人,他早先曾因伤失过明,那时的顾家几乎要过不下去了,但是他的新妇孟时是个能干的女子,她带着顾迟秋和家中老母庄氏一同做生意,她做的葱油饼又香又松软,全西家镇的人都喜欢。”潘吏组织语言,把自己知道的全都一股脑儿说了出来,连顾迟秋上衙门交罚款的事情都没有拉下。

说话的时候,他不时顿一顿,偷看贵人的反应,那人一开始只凝神听着,听到顾迟秋当街揍人的时候,先是皱了皱眉,而后不知是想起什么,竟露出一丝慈爱的笑,又似有欣赏之意。

这人难道认识顾迟秋?

潘吏猜测,但他不敢多想,否则会打乱他叙述的思路,他连忙打消了所有纷乱的念头,把自己知道的关于顾迟秋的事情全都娓娓道来。

第100章 瓜瓜瓜瓜瓜瓜

潘吏从顾迟秋失明、孟时摆摊, 一直说到孟时种辣椒、顾迟秋开设认字班事情,他说得非常详细,把自己看到的, 家里人或邻居告诉他的事情也全都说了。

一边说的时候,他一边在观察吴王的神情,这位神秘的贵人不仅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笑出声来, 那样子不像上峰在询问下属,倒像长辈在听小辈在外的经历轶事,神情中不时流露出慈爱赞许之色。

潘吏不敢多想, 但心里也逐渐生出了疑惑。

这位贵人似是跟顾迟秋关系匪浅, 他究竟是谁?乡里都传言顾家是被宗族赶出来才流落此地的,听闻顾迟秋原本是别地一位举人的养子, 也从未听说那举人出身什么世家大族。

如果只是普通的举人之家, 在民间也许能颇受尊重,但绝不会被周融、田湟等人看在眼里,但若不是传闻中那个顾家,这位贵人又来自何处?与顾迟秋是什么关系?

潘吏终于说完了他知道的所有事情, 口干舌燥。

吴王亲手倒了一杯茶水, 放到桌边:“辛苦了,喝口茶吧。”

潘吏连忙行礼谢恩, 又忙不迭地端起茶碗, 咕噜灌下。

“你说的那本《四时农事》他是跟哪些人一起作的?”吴王问道。

潘吏跟孟时有些联络,冬菜那两次后,他又去辣椒地里镇过几次场子, 所以顾迟秋在谷仓作《四时农事》的事情他也知晓,刚才都说给了吴王听。

“小的听闻其中有一位是京里来的画师, 仿佛姓古,另外还有一伙年轻人,都是翠县和附近州县学画的人。”潘吏恭敬答道。

“你说的这本画作现在在哪儿?倒甚是有趣。”吴王道。

“回贵人的话,还在顾家小院。”潘吏道。

“不错,改天我也要去瞧瞧。”吴王道,他随手摸出两粒金锭,赏给潘吏,“你说得不错,下去喝点茶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