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四反问:“小小的案子既然能造成这么大的反响,凭何落到初出茅庐的我手里?周侍郎前面那些话分明是在哄我。再说了,这事除了我去,便是宋王阿姊合适。既然非我即她,阿姊又忙在户部,我算是看明白了,这事注定是要留给我的。”

现在的孩子也不好糊弄,倒显得大人笨拙。

周悦哈哈一笑:“我是做人下属的,岂会哄骗四娘。不过是人尽其职,必须将其中选择全部告知四娘,说明利害,才好叫四娘做决定。既然四娘心思已定,这事就这么办吧。只一点,四娘得收起‘歪理邪说’,单单以自身举例,也尽够了。”

“那我这些道理,就留到将来和人吵架用吧。”阿四这才满意,照着周悦的指点将书文改了改,写上大名、盖印。然后夹在书卷中送到孟予桌上,擎等着来日与反对者舌战。

周悦道:“满朝的公卿大约是不会为此时与四娘唇枪舌战的,只是今后容易听到别处的流言和议论。”

阿四不以为然:“这些都是小事,与其说这个,侍郎不如和我说一说还有些其它的案子没有?最好是有趣些的。省的我一天只做了这一件事,下回见到谢大学士还得被挑理。”

今儿阿四可是没去弘文馆读书,务必得将事情做足了,才好在谢大学士那儿过关。

周悦便抽出另一卷递给阿四:“这是前些日子睦州以及各处传来的,只是些只言片语,约莫是当地县衙官吏贪污甚重,受人检举了。只是此类地方事件真真假假难辨,难说的很。”

阿四接过看了,确实只是些风闻,说的是睦州某县受灾而无人救灾,饿殍遍野。可若真是这样大的事,却只是露出这一星半点儿的风闻,确实是难以取信于人,更像是政敌的造假。

其它的故事也稍有些神异,介绍了江南地方一些偏门宗教的传播。大周以道教为国教,对于其他的教派并未严加管束。诸如波斯传入的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景教,近年就颇受推崇,民间称之为三夷教。

教义和编篡的神话故事还有些意思,阿四看得兴起,一下午将刑部留存的相关书卷读完,仍然意犹未尽。

为了取信民众传教,各类宗教真是挺努力编故事的哈。

下衙时,孟予瞧见阿四恋恋不舍的模样就道:“刑部这点是上回查案留下的,你要是喜欢,尚书省礼部的祠部专门管这些杂事,你只管去借些书来读。”

阿四遗憾摇头:“稍微读一些就好了,要是专门去礼部借书,还不知道谢大学士要怎么加我的课业。”

孟予就很不喜欢谢大学士对学生阅读上的限制:“正是你感兴趣,才该乘兴弄明白,将来也不会因这些鬼鬼神神的事糊弄。若是谢大学士那儿不许,来日我叫人去礼部取一些放在这儿给你看。”

阿四美滋滋地谢过,哼着歌儿回到丹阳阁。

晚膳之际,阿四专门与雪姑说一声:“我今后三五日里总有一日是在刑部的,且多备上一些,我与孟妈妈、同僚一起吃。”不好独自吃美食,留旁人吃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