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那他就可以和这封信一起过年了。

“昨晚你不在军中啊,”崔曜悠悠道,“这不一早就给你送过来了么?”

贺欢没有纠缠,而是找了个角落,轻柔地打开印漆,拿出书信……

崔曜顿时不喜,君泽居然给贺欢写了有四张纸,自己和明月加起来都没有四张的信纸。

贺欢读完第一句,便惊喜地跳了起来,拿着那信,给崔曜指道:“郡守,阿萧说我可以回信,只要让你转交就好,你快看。”

崔曜淡定道:“这有什么好显摆,我也该回信了,毕竟主公喜得麟儿,该去贺喜。”

贺欢惊呆了:“什么??”

崔曜脸上终于浮现出笑意:“主公南朝去成亲啊,他的贵、他的妻子,给他生了两个孩儿。”

贺欢整个人摇摇欲坠,眼眸几乎瞬间就红了起来:“不、不会的!”

崔曜微微一笑,转身离开:“想回信,来找我便是。”

贺欢看崔曜带着一点雀跃地离开,收敛了脸上悲伤,忍不住伸手挠掉一块墙上木屑。

阿萧的孩子……

若按时间,那分明该是我的孩子!

贺欢回想着阿萧屋里熏香,那是他每次去阿萧处,都会闻到满屋奇异甜腻味道,后来,他花了不少钱,收拾熏香,想要在自己身上也弄上他喜欢的味道。

然后,找到那味熏香后,才知道那是最珍贵的麝香,但有落胎之效,孕妇绝不能碰。

阿萧真是一个心狠的人!

贺欢深吸了一口气,走回自己的信处,摊纸磨墨。

阿萧怎么可能给我生孩子呢,这种事情,梦里都不敢想,现在该是好好写总结报告,做出一番事业,免得被阿萧忘记才是。

他还年轻,日子还长,总有一日,能挤掉斛律明月和崔曜这两个外室,成为阿萧心里无可替代的人!

第220章 银汉迢迢

没有汽车飞机的时代,一封平信要从襄阳送到建康,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就这,靠的还是萧君泽最近把驿站的寄送模式进行了升级——因为襄阳水运便利,他依托长江支流,在沿途每个郡县都建立了驿站,方便来往行商进行商事、家书的交流。

为此,他将各地的驿站分出编号,方便沿途的信件分捡,同时,也做为一个销售渠道,在驿站分发了一些可以贩卖的各地物品,做成一个供销点,数量不多,用成本价格发给驿站,至于他们怎么卖,卖不卖,都是他们自己事情。

……

长沙郡,益阳县。

县城外的河口码头,一座新开驿站正忙碌地收拾着从襄阳送来的书信。

驿从中的两位年轻人努力从码头的驿船上扶起一个扎紧的邮包,检查了包外的麻袋上的印信,确定没有被损坏后,他们挑起有百余斤的麻包,到驿站里,拆开结实的麻袋,包里还有许多用油纸封住的小包。

其中一位驿从拿起一个小包,翻看上边的印戳、编号、还有文字。

“这包可真重,估计又是书本,”一人笑道,“扶岫,你那点钱,全丢这这里边,看你怎么取媳妇。”

那叫扶岫的年轻人笑道:“我们族里不取媳妇,看上了便去哪姑娘家里住下,晚上去,白天走,孩子都归母家。”

“啊这,孩子谁来养?”

“孩子有母亲养大啊,”年轻人笑道,“孩子长大了,留在母亲身边,我就是母亲身边长大的,要不是我当初被抓去当了奴仆,卖到主家,一辈子都在山里呢。”

“听你说过,后来运气好,被卖去了襄阳,可襄阳那么好,你怎么又回来了,还来这当驿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