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幸福人生充满正能量

第六章 幸福人生充满正能量

1你的人生就是你想象中的样子

如果能将一个人内心的想法由恐惧转变为积极进取,那么他将战胜一切。

在几年前的一次广播电台的采访中,我回答了一个问题,我一生中最大的教训是什么。

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我记得我那时回答的是“人的思想很重要”。

我认为,思想造就了我们,如果我想了解一个人的思想,首先就要了解这个人,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实也是思想的交往。

现在,我已经完全相信,需要我们解决的最大的问题,实际上也是需要我们解决的唯一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如何获得正确的思想。

如果我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是走上了一条捷径。

几年前,我读了詹姆斯·艾伦所著的《思想的力量》一书,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我试着摘录出一段:

一旦人们放弃了对他人和事物的看法,那么他人和事物就能对他形成改变。

如果一个人的想法经过了激烈的改变,那么他会发现,他的生活也正在发生着激烈的改变。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神奇而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自我。

人们都是自己的思想的产物,因此,只有提升了思想,人们才能进步,相反,不愿意提升思想的人只能生活在悲惨之中。

古罗马帝国的皇帝哲学家马可·奥列留用一句话就总结了人类的命运,他说“思想决定人生”。

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一个人的想法是快乐的,那么他的人生必然就是快乐的,反之亦然;如果一个人认为他注定了要失败,那么他肯定会失败,反之亦然。

这正如诺曼·文森特·皮尔所说,你怎么想自己,你自己就是什么样的人。

也许有人会认为我在宣扬乐观主义,其实全然不是,我已经知道人生远没有那么单纯。

不过,我倒是愿意宣扬用积极的态度取代消极的态度。

这要怎么说才能更明白呢?

应该是:我们要多关心自己面临的问题,而不是多关心忧虑的情绪。

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吗?

打个比方,当我在纷纷扰扰的人群中时,我只会小心翼翼地走路,并不会因为人多而感到忧虑。

关心问题本身其实就是认清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忧虑却不是这样。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哈特菲尔德在他的著作里曾提到过,他请三个人参与测试心理对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人们在不同的心理状态时,生理状态也是不同的。

这就说明,心理态度有一种强大到不容忽视的力量。

为了说明这种力量,我可以讲述一个简单而惊人的故事:

南北内战刚刚结束不久的一个晚上,无家可归的格罗夫夫人在街上漫无目的的游荡。

后来,她来到韦伯斯德夫人的门前,敲响了门。

韦伯斯德夫人打开门,看见门外站着瘦小而又可怜的格罗夫夫人。

格罗夫夫人解释道,她正在找一个能够休息的地方,以便思考一个困扰她很久的问题。

好心的韦伯斯德夫人说道:“那你请进吧。

这里只有我一个人。”

格罗夫夫人一直住了很久,直到被韦伯斯德夫人的女婿发现。

看到格罗夫夫人之后,韦伯斯德夫人的女婿怒气冲冲地喊道:“我可不希望看到这个流浪鬼住在这里。”

结果,在这个下雨的夜晚,格罗夫夫人被赶了出来,又到了街上游荡。

这个故事惊人吗?

让我来告诉你吧:被韦伯斯德夫人的女婿赶出去的“流浪鬼”格罗夫夫人,后来竟然成了这个世界上最有思想影响力的女性,她自己的名字就是玛丽·贝克·艾迪,她创立了基督科学教派,有数百万的信徒。

不过,这些都是后来的故事。

对于早年流浪街头的格罗夫夫人而言,生命不是幸福和快乐,而是痛苦和悲伤。

在她第一次结婚不久,丈夫就病逝了,她又经历了第二次婚姻,但很快又被丈夫抛弃了。

她只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可怜的孩子在四岁时就被迫送给了别人,此后31年都没能再见面。

由于身体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尽管她对自己提出的“精神治疗法”很有信心,但这个“精神治疗法”并没有给她带来转机。

转机的出现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

当时,她正在街上游荡,结果一不小心滑倒了。

等她再次醒来时,正躺在医院里。

医生告诉她,她的脊椎受到了重创,生命垂危,即使奇迹般地活下来,也会落得终生瘫痪。

在医院等待死神的那段时间,她打开了《圣经》,在神灵的指引下,她看到了《马太福音》中的一段话:“于是,他们带来一个不能行走的人,来到耶稣面前。

耶稣说道:‘孩子,起来吧!我赦免了你的罪过。

站起来,回家去吧!’于是,那个人真的起身走回了家。”

后来,她告诉她的信徒,耶稣的那段话在她的心里产生了一种力量,那是一种能治愈瘫痪的力量。

在这股力量的作用下,她这个躺在床上等死的人“立即可以起身走路了”。

她声称,那次瘫痪的经历引导她发现了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她对这个方法有科学的把握,认为这是人们内心的力量,与心理有关。

于是,玛丽·贝克·艾迪创立了一种名为“基督科学”的新教派。

如今,这个教派在全世界得到流传。

看完这个故事,你一定认为我已经皈依了这个基督科学教派了。

当然不是,我不是这个教派的教友。

我之所以讲这个故事,是因为我上了年纪了,就越来越相信思想的力量了。

我有很多开办培训班的经验,它们告诉我,人们真的可以通过改变想法来克服不良情绪和战胜一些疾病,从而达到改变人生的目的。

我所见到的这种改变不少于数百次了,所以我完全相信自己所说。

我还相信,我们从人生经历中体会到的快乐和幸福,与我们身处的环境、从事的职业和身份地位完全无关,只与我们的思想状态有关。

我想说的是,外界的环境对人影响极其有限。

就拿约翰·布朗的事情为例吧。

他曾经强行霸占过美军的一个兵工厂,之后又阴谋蛊惑他的奴隶发动暴动。

在事情败露以后,他被判处绞刑。

当他坐在棺材上被押赴刑场时,押送他的警察一脸紧张,但布朗本人却显得很轻松。

第一个到达南极的英国人史考特也是如此。

在他们从南极返回的时候,他们遭遇了人类所能遭遇的最严峻考验:断了粮,断燃料,已经寸步难行。

此外,他们还遭遇了极低狂风长达11天的侵袭。

他们知道,想要活着回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于是拿出事先准备的鸦片,准备“安乐死”,但最后,他们还是没有服下鸦片,而是在歌声中死去了。

他们留下的遗书上,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能够拥有勇气,能够拥有平静和轻松的思想,我们也能够坐在棺材上欣赏风景,也能够在面对死亡时放声欢歌。”

法国哲学家蒙田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人造成伤害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此话不假,而对事情本身应该抱有什么样的看法,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说到底,愿不愿意让自己受到伤害,由我们自己说了算。

当你情绪低落、精神紧张时,我会坚持告诉你,你应该改变你的心理状态。

除此之外,我还可以告诉你,也许这样做很麻烦,但你只能这样做,因为没有捷径和秘诀可言。

尽管我们不能在决心改变心理状态的那一瞬间就立即改变情绪,但是我们却可以立即做到改变行动。

如果行动被改变了,那么感觉也会被自动改变。

作家艾伯特·哈巴德说过这样一段话,也许对我们能有所帮助:

在你的想象中,你应该是一个真诚热情的干练之才,是一个有益于社会之人。

有了这些想象,能让你朝着好的方向改变自己,最终拥有这种优秀的人格。

你要知道,信念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保持勇敢、诚实和乐观的心态,能启发人的创造力。

很多事情的出现,都与人的心态、想法或者欲望有关,只要用心真诚地渴求,就会有所收获。

你想获得怎样的成就,就要在心里埋下怎样的想法,再通过行动上的努力,就能有相应的收获。

放松一些吧,抬起头来,未来由我们自己主宰。

在创世纪中,上帝赋予人类一种极大的权力——统治大地。

我本人对这种权力没有任何兴趣,我不希望能够统治大地,我希望首先统治我自己,控制我的思想、心智和精神。

现在,我终于发现,自己对自己的控制可以达到很高的高度,只要我控制住了自己的行为,就能控制住自己的思想和反应。

2拥有信仰并付诸行动

树立坚定的信念,不仅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还要体现在行动上。

如果我向你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精力和能力允许的话,你是否认为当下的美国社会能让你实现追求的目标?

换句话说,我要求你回答我,美国是否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国度?

你该怎么回答呢?

也许你会肯定而响亮地回答说“是的”。

在你回答的时候,周围的人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但是,你对你的回答有多少信心呢?

假如你正待业在家,找不到工作,积蓄也不多了,你还对你的回答充满信心吗?

我不知道你的回答,但有一个名叫雷纳的人是充满信心的。

这位居住在密苏里州的雷纳先生于1828年继承了一笔价值10万美元的财产,但只过了10年,他就破产了。

他告诉我了这10年间他经历的事情:

我父亲是一个不看重钱财的成功人士。

还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只要我愿意,我就随时可以在他的银行户头上取钱。

在上大学的时候,我更是经常随意取用他的存款。

那时候,尽管我很有钱,但我却不知道钱的价值,也不知道该怎样赚钱。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父亲去世。

当时,在密苏里河的下游,父亲留给我一片面积很大的土地。

我在那里建了农场,当了农场主。

不久之后,噩梦来了。

经济大萧条席卷美国,我的经济状况在一年之内由正转负。

为了偿还银行的债务,我抵押了一大片土地。

但大萧条继续着,无奈之下,我以极低的价格将抵押出去的那片土地卖掉了。

我就此揭开了抵押和出卖土地的序幕。

尽管我利用出卖土地的方式扛了很久,但总有算总账的时候。

这一天很快就来了,而我已经是一无所有了。

为了生存下去,我需要找到一份工作,但除了从银行里取钱之外,我什么都不会做。

我茫然了。

当我从一场噩梦中惊醒时,我知道我必须得面对现实了。

我已经长大成人了,我要像个大人那样开始工作了。

然后,我开始考虑我究竟信仰什么。

以前,我总是随声附和说美国充满了机遇,通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梦想。

但现在是经济大萧条,机遇很难有了,好在我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

我身体健康,情绪稳定,受过高等教育,学过商业知识,还积累了失败的经验和教训。

总之,我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感叹不幸的遭遇上。

虽然对我而言找到一份工作很不容易,但我必须强迫自己鼓起信心,我必须让自己相信,美国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国家,只要足够努力,总能抓住成功的机遇。

就因为我有这样的信念,才没有放弃努力。

终于,我找到了一份工作,堪萨斯城的一家财务公司录用了我。

我一直在那里工作了四年,之后辞职回到农场。

当我再次决心当一个农场主时,事情比之前容易得多了。

慢慢地,我的信誉越来越好,生意越做越大,财富也越积越多,我终于赚回了曾经失去的产业。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有所信仰。

不过,只有信仰但没有行动也是不行的。

雷纳的事例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最典型的例子。

他原本只是一个被父亲惯坏了的公子哥,在经历了巨变之后,他一夜之间明白,人要有所信仰,而且还要为了信仰而有所行动。

可以说,对美国社会的信心,帮他完成了从逃避责任的孩子到肩负责任的成人的转变。

当然,如果只是有信仰,并不能让我们成熟起来。

但信仰可以给予我们信心和力量,使我们在面对困难或考验时,敢于勇往直前采取行动,证明我们的信仰。

有时候,信仰和行动之间也可能产生矛盾。

曾经有位女士告诉我说,超市的女店员给她多找了50美分。

我问她打算怎么办,是否要把这50美分如数退还给超市。

她听了我的话,情绪激动地嚷道:“为什么呀?

我当然不这样做!那是她出了错,又不是我出了错,当然得由她吃亏了!这多亏了是多找给我了,万一少找给我,我岂不是要无缘无故地吃亏?”

如果我将这个话题继续下去,我就应该拷问这位女士的诚信度了,显然,对她而言这是极其尴尬的事情。

对于超市女店员的错误,她非但没有宽容之心,还以丢掉自己的诚信度为代价表示了幸灾乐祸。

毫无疑问,她是一个不诚实的人,诚信度极低。

但这并不能说明在她内心深处没有将诚信当作一种美德,也许她还认为诚信做人一直是她的信仰呢。

然而,就在此时,信仰与行动产生了矛盾。

一位会计师到一家公司应聘。

众所周知,会计师这个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品行(尤其是诚信度)有着极高的要求。

为了能够录用到合格的人选,这家公司请来一位心理学家负责面试,借以了解和考察应聘者的诚信度。

面试时,那位心理学家问道:“假如现在有几个机会,可以让你不用买票就进入电影院看电影,你会去吗?”

不买票看电影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如果一个人在小事上都不能讲诚信,那么将来遇到更大的事情,他就更加毫不犹豫了。

虽然行动并不能代表信念,但在通常情况下,信念往往是通过行动来体现的。

耶稣说过这样一句话:“只看它们结了什么果实,就能知道它们是什么。”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我们不能遵守任何一项规则,那么不管这项规则宣传得多么响亮,那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在这种时候,我们的生命是假的,果实也是苦涩的。

如果我们树立了某个信念,就应该立即体现在行动上。

夏威夷有一位名叫保罗·马哈的建筑商,他的信念是绝不轻言放弃。

起初,他只是希望能够在建筑方面找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

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再加上正处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他四处碰壁。

后来在回忆那段经历时,保罗·马哈说道:

说实话,我真的绝望了,甚至都准备放弃了。

但后来我突然想,既然没有人愿意给我一份工作,那么我就自己给自己一份工作。

我借来了500美元,成立了一家建筑公司。

就这样,我找到了工作。

但新的问题出现了,公司运作得很不好。

当时经济不景气,人们都不愿意和刚刚成立的公司打交道,害怕他们没有诚信,半途跑路。

但我没有退缩,我决心鼓起勇气干下去。

在这个不言放弃的信念的支撑下,我终于熬过了那段时间,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事实的确是这样,如果我们只有信念,但没有把信念体现在行动上,终究还会像没有信念那样倒下。

因此,要让自己变得成熟起来,就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并且用行动实践它。

3不要只盯着缺少的东西,你拥有的已经很多

不要只盯着缺少的东西焦虑和烦恼,盘点一下你拥有的东西,你就会得到自信和快乐。

在很早以前,我就认识了居住在密苏里州的哈洛特。

有一次,我在堪萨斯城又碰到了他。

在送我回农场的路上,他给我讲了一件事,令我终生难忘。

他说:

以前我总是感到莫名的焦虑,直到1934年的春天,我在马路上看到一幅持续不足10秒钟的场景,之后我再也没有焦虑和烦恼过。

你是知道的,我原本开了一个杂货商店,但没有赚什么钱,反而欠下了不少外债,预计需要七年才能还清。

于是,我关了杂货商店,打算到银行贷一笔款,然后到堪萨斯城找一份工作。

突然,我看见对面过来一个没有双腿的人,他坐在安着四个溜冰鞋轮子的木板上,依靠两只手的滑动艰难地前行着。

他走到人行道边上,打算将木板抬高一点,以便“走”到人行道上。

就在这时,他看见了我,然后冲我微笑了一下,愉快地说道:“你好啊,朋友!今天的天气真是不错。

你觉得呢?”

我看着他,突然发现自己原来是这样的富有!和他相比,我幸运多了,幸福多了,至少我有两条腿可以走路。

和他相比,我真是可怜而惭愧啊。

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连一个失去了两条腿的人都这么快乐和自信,我有双腿,为什么不能像他那样呢?

想到这里,我觉得自己更加精神,也更加有信心了。

本来我只打算借贷100美元,现在我打算借贷200美元;本来我想试着找找工作,现在我坚定了找工作的打算。

结果,我如愿贷到了200美元,也如愿找到了工作。

居住在新泽西州的一位名叫帕玛的人,也给我讲述了一段同样的故事。

他说:

从美国陆军退伍以后,我就开始经商。

经过我夜以继日地操持,我的生意做得很不错。

但好景不长,我就遇到了困难,因为我无法采购到原材料。

我为此焦虑不安,性情也变了,显得极其怨怼。

有一天,我的店里来了一位腿脚不好的年轻人,他看着我说道:“你一定认为整个世界就你一个人有麻烦,是这样吗?

即使你的店铺真的因为原材料的短缺而停业了,那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等原材料到货以后,你还可以继续开起来啊!你本来应该感到幸运,可是你却整天愁眉苦脸。

你看看我的样子,连我这样的人都不怨天尤人,你又有什么资格抱怨呢?

你不觉得惭愧吗?”

听到这些话,我大吃一惊,这简直就是当头棒喝。

我终于意识到,我拥有的已经够多了,是到了该珍惜的时候了。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事情,有90能够顺利地完成,只有剩下的10可能会出现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