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引导是达到目的的捷径

第三章 引导是达到目的的捷径

1苏格拉底的秘密——引导对方多说“是”

如果要说服别人或争取别人的赞同,就要引导他们多说“是”。

古希腊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就像一个风趣幽默的孩子,他不爱穿鞋,一直都是光着脚走路。

不仅如此,在40岁时,他就成了秃顶,但这并不影响他后来娶一位19岁的少女为妻。

自有人类以来,在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方面,没有几个人敢跟他相提并论。

他的最伟大之处在于,改变了人们思维的整个进程。

直到他离世24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他依然被称为最富有智慧的“劝导者”。

苏格拉底用了什么方法才做到这些的呢?

或者他也有指责别人过错的经历?

不,他决不这么做。

如今,他为人处世的那一套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辩证法”,核心是让对方只回答“是”,尽量不让对方说“不”。

他向对方提出的问题,都是一些对方不得不回答“是”的问题。

在与人谈话中,他不断地听对方说“是”,到最后,对方在不知不觉间接受了他的意见——在几分钟前,他们或许并不同意他的意见。

这种方法我们也可以套用。

在与人谈话之初,不要涉及使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话题,在这种时候,可以先谈论一些双方有共同看法的事情——而且,一定要不断地重复你们意见相同的事实。

如果条件允许,应该明确地让对方明白,即使是在双方意见不一致的事情上,见解和目标也是相同的,只是所用的方法有所不同而已。

总之,一定要让对方多说“是”,尽量不要让他说“不是”。

正如奥弗斯瑞德教授在《影响人类的行为》一书中所说,一个简单的“不”字造成的障碍,是一种极难克服的障碍。

这是因为,当“不”字出口,就意味着为了自己的自尊和人格,必须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己见。

尽管人们可能很快地意识到说“不”是错误的,但为了尊严,只能将错就错地坚持下去。

从人们的心理状态方面分析,一个人在说出“不”字的同时,内心深处也坚定了一份信念,就是拒绝。

不仅如此,身体的各个器官和部位都在这个信念的号召之下,集结了起来。

因此,在谈话之初避免让对方说“不”,就是引导对方向接受你的观点的方向前进。

掌握了说话技巧的人,在刚开始有人谈话时,就能得到对方很多“是”的反应。

只有这样,他才能将对方的心理引向接受他的观点的方向,他才可能说服对方。

从心理状态方面分析,当一个人在说出“是”时,内心深处也坚定了接受的信念,身体的器官和部位是开放的。

因此,如果在开始谈话之初,就能促使对方多说“是”,那就意味着对方能更容易地接受我们的意见。

如上所说,让对方多说“是”而少说“不”,其实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但人们却忽视了它。

在大部分情况下,人们只要开口,说的就是“不”,似乎只有通过反对或否定对方的意见,才能显示出他的重要性。

如果人们随意地说“不”的原因是为了追求感官上的痛快,还不至于有重大的影响,但如果是在商讨某件要事,就要误事了。

在纽约格林尼治储蓄银行工作的出纳员詹姆斯·艾伯森,就运用这个方法挽回了一个重要客户。

艾伯森是这样讲述经过的:

这个人是来银行开户存钱的。

我按照银行的规定,请他填写“存款申请表”。

在填写申请表时,他显得很有选择性,有些问题会痛快地如实填写,有些问题却明确表示拒绝填写。

在学习这个方法之前,我的做法是,按照规定提醒他,如果他不能按照要求填写申请表,那么我们只好拒绝接受他的存款。

我感到惭愧,因为我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尽管我义正词严地说了那些话,会让我感到很得意,但我依然感到惭愧,因为我的态度让客户感觉不好,这不是一种受欢迎和被重视的感觉。

就在今天上午,我决定运用这个方法,不再时刻拿出银行规定压制客户,而是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我一定要让他开口就对我说“是”。

在他拒绝填写某项资料时,我表示同意,并说明这不是必须要填写的。

之后,我又用提醒的语气说道:“不过,倘若你发生了意外,你愿意让你的亲属继承你的存款吗?”

他立刻回答道:“那是当然。”

于是,我接着说道:“既然如此,你看是否应该将您的亲属的名字也填在这里?

这样的话,如果你出了意外,你的亲属才能顺利地继承存款。”

他听了我的话,不住地点头:“是!是!”

我能说服他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已经知道,我要求他如实填写申请表是为他着想,而不是出于维护银行的规定。

因此,在他离开银行之前,不但填写完全了整张申请表,而且还接受我的建议增开了一个信托账户。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如果能够让客户一开始就说“是”,那么他们就能够忘记争执,完全按照我们的要求和建议行事。

西屋电气公司的销售经理约瑟夫·艾利逊有类似的经历:

在我主管的业务区域内,住着一位大型企业的老板。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公司都在努力地向他推销我们的产品,但却始终未能如愿。

后来,我接管了这片区域,在他身上花费了三年的时间,也不见任何起色。

也许是我们十三年的不懈努力打动了他,最近,他象征性地买了我们公司的几台发动机。

我认为,只要这几台发动机的品质令他满意,那么他以后一定会买我们更多的发动机,局面就会打开了。

尽管我了解我们公司的发动机的品质,不会出现任何故障,但在三周以后,我还是以检测发动机性能为名,再次去拜访他。

本来我是满怀信心地去的,但事实表明,我高兴得太早了,因为受他安排而接待我的工程师的第一句话就令我吃惊。

见到我之后,那位工程师说道:“我想我们不会再买贵公司的发动机了。”

我心头一震,立即追问:“为什么呢?”

工程师回答道:“这些发动机散热太差了。

你看看,我都不敢将手放在上面。”

我明白,如果与他发生正面争辩,我就完蛋了,不会得到任何好处,在过去我干了太多这样的蠢事,今天我需要换个方法。

于是,我说道:“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

我也认为散热性能不好的发动机的确不能再买了。

我想,你需要的发动机,应该是散热性能符合国家电气协会规定的标准的,对吧?”

他完全同意我的意见,回答说“是”的。

我得到了第一个“是”的回答。

我继续说道:“根据国家电气协会的规定,只要发动机的温度高出室温的华氏72度之内,就是符合标准的。

对吧?”

他点头表示同意:“是的,是这样。

问题是,贵公司的发动机已经超过了这个标准。”

我依然没有争辩,只是继续问他:“厂房现在的温度是多少?”

他想了一下,回答说:“大概在华氏75度上下。”

我松了一口气,说道:“厂房的温度是华氏75度,国家电气协会规定的温度是华氏72度。

这就是说,如果发动机的温度在华氏147度之下,就是合理的。

如果将手放进烧到华氏147度的热水中,怎么能不被烫伤呢?”

他继续回答“是”。

我说:“既然如此,我认为你不要触摸发动机,就不会被烫伤了。”

他笑了起来,承认我说的是对的。

就在这一天,他们又订购了我们公司价值三万多美元的产品。

我不是一开始就明白这个道理的。

我也是花费了很多年的时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以后才知道,想要说服别人,不应该是争辩,而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设法让对方多说“是”,而不是说“不”。

下次,当我们想要说服别人,或者需要指出别人的错误时,一定要记住,像整天光着脚的苏格拉底那样,多问几个能够让对方回答“是”的问题。

2让你的想法变成对方的主张

让对方感觉到,是他提出来的意见解决了眼前的难题。

与别人代你提出的意见相比,你是否更加相信自己提出的意见呢?

如果回答“是”的话,那你将自己的意见强行塞给别人,是不是错了呢?

相比之下,启发对方通过思考得到相同的意见,应该是一个明智的办法吧?

先举一个例子吧。

阿道夫·塞尔兹是费拉德尔菲亚一家汽车销售公司的业务经理。

有一天,他突然想到,应该给他的下属们灌输一些激情和信心,因为长期以来,他们已经变得纪律涣散、情绪低落了。

于是,他召开了一个会议。

在会上,他要求下属们踊跃发言,说说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或素质。

把下属们的意见写在黑板上之后,他说道:“我可以努力具备你们提到的这些能力。

现在,我需要你们告诉我,我应该希望你们具备哪些能力?”

下属们七嘴八舌地说了很多,有忠诚、实在、乐观、相互帮助和热情工作等。

会议结束之后,塞尔兹实现了他预期目的,下属们各个精神焕发,信心十足,销售业绩也是蒸蒸日上。

塞尔兹认为,这是因为他和下属之间作了一次精神上的交易,我尽心尽力满足他们的期望,他们也愿意尽心尽力满足我的期望。

由此可见,谈论他们最需要的东西,他们就会乐于接受。

人们都不喜欢被强迫购物,也不喜欢迫于压力而做某事。

人们喜欢的是随心所欲,随心所欲地购物,随心所欲地做事。

此外,人们还喜欢谈论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喜欢有人能听听这些。

尤金斯·韦申是一家服装设计公司的经理,主要的工作是向服装设计师和服装厂商推销公司设计的服装草图。

在过去的三年间,他几乎每周都要去拜访居住在纽约的一位知名设计师,尽管这位设计师每次都会礼貌地接待他,而且认真地欣赏他带去的设计草图,却从来都没有购买过哪怕是一张草图。

按照尤金斯·韦申自己的说法,这种经历他有过近150次,这促使他决定尝试一种新的推销方法。

这一天,尤金斯·韦申带了几张尚未完全完成的设计图纸,再次拜访了那位设计师。

一见面,他就说道:“我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

我带了几张尚未完成的设计图纸,希望你能告诉我,你需要我怎样完成后面的步骤,才合你的心意。”

这位设计师看着图纸半天没有说话。

许久之后,他才说道:“好吧!你把它们留下吧,几天之后你再来一趟。”

几天之后,尤金斯·韦申如约去拜访那位设计师。

在听取了设计师的意见之后,他按照意见完成了设计图纸。

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呢?

不用说都知道,设计师痛快地买下了这批图纸。

从那以后,尤金斯·韦申按照设计师的意见,又完成了十几张设计图纸。

就这样,尤金斯·韦申成功地完成了这次推销,赚取了这位设计师1600美元的佣金。

尤金斯·韦申总结说:“我终于知道自己之前失败的原因了,就是因为我总是强逼别人购买我认为他应该需要的东西。

改变方法以后,这一切都变了,我请求客户告诉我他们自己的意见,由我来执行。

这样一来,他会觉得那些草图都是他自己设计的,不用我多说,他就愿意购买了。”

长岛的一位汽车经销商运用同样的方法,将一辆二手汽车卖给了一对来自苏格兰的夫妇。

当时,那对挑剔的夫妇看了不计其数的展车,都没有选中满意的。

在他们看来,那些汽车都有缺点,不是有不合适之处,就是价格太贵,总之迟迟拿不定主意。

无奈之下,那位经销商向我求助,我给他的建议时,不要强迫这种客户购买你推荐的汽车,而是要让他们自由选择,让他们购买认为是自己选中的汽车。

碰巧的是,当时有一位客户想换一辆新车,要把以前的旧车卖掉。

经销商就想起了那对苏格兰夫妇,也许他们喜欢这种老款的汽车。

于是,他按照我的建议,给那对夫妇打电话,说想请教他一些问题,希望他能来一趟。

那对夫妇来了以后,经销商说道:“你们是挑选汽车的行家,所有我想请教你们,如果我要回购这辆二手汽车的话,应该出多少钱呢?”

苏格兰夫妇听了经销商的话,显得很高兴,终于有人称他们为行家,向他们请教问题了。

于是,他们在试开了一番之后,告诉经销商,如果能够以300美元的价格回购这辆车,会很划算。

于是,汽车商问道:“那么,如果我以300美元的价格回购了这辆车,再转手卖给你们,你们觉得如何?”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苏格兰夫妇觉得没有什么不可以,于是痛快答应。

交易完成了。

这个事例证明,在商业交往上可以适用这个方法。

那么,用在政界效果如何呢?

我也能举几个例子。

罗斯福在担任纽约州州长的时候,有一项令人称奇的本领,就是能够说服和团结反对党的重要人物。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每当出现重要职位的空缺时,罗斯福就马上找到反对党的重要人物,请他们推荐人选。

第一次时,反对党推荐了一位在政界口碑不好的人,罗斯福告诉他们,他们推荐的这个人不是一个合格的人选,可能会遭到人们的抗议。

第二次,反对党又推荐了一位有着良好口碑的人,但罗斯福告诉他们,这个人口碑虽好,但没有过人的能力和优点,可能会遭到人们的抨击。

第三次时,反对党推荐了一位口碑尚佳,能力也算合格的人,罗斯福认为不够理想,再次拒绝了。

终于,在第四次提名时,反对党推荐了罗斯福心中暗许的那个人。

于是,罗斯福在对反对党表示了感谢之后,就任命了那个人——当然,一定要公开说明是谁推荐的。

反对党当然很高兴,于是,罗斯福趁热打铁,继续说道:“我已经接受了你们的推荐。

现在,你们也应该接受我的一些意见了。”

反对党的那些重要人物答应了,而且还很乐意与罗斯福合作。

就这样,罗斯福排除了干扰,开始了他的改革举措。

罗斯福的成功之处,是凡事都坚持征求别人的意见,而且对这些意见表现得极为尊重和重视。

就拿推荐重要职位的人选而言,罗斯福可以让反对党觉得,这是按照他们的意见任命的人选。

在威尔逊担任美国总统时,有一位名叫爱德华·豪斯的上校军官,在内政外交等各领域影响较大,这是因为威尔逊信任他超过内阁成员,事无巨细都要听取他的意见。

那么,这位上校用什么魔法,让总统大人如此这般地信任他呢?

这个秘密经亚瑟·史密斯之口泄露了出来。

豪斯本人是这么说的:

在我认识总统先生之后不久,我就发现,如果想让他无条件地听从某个意见,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不经意间将这个意见移植到他的心里,让他自己有机会进行思考,并亲自提出来。

我之所以能够发现这一点,也算是碰巧了,真是很偶然。

当时,我去白宫拜访总统先生,向他建议采用某项政策,他的反应很冷淡,似乎并不十分赞同。

然而,几天之后的一个聚会上,我很惊讶地发现总统先生主动提出了那项政策,并声称是他个人的主意。

那么,在那个聚会上,豪斯是否打断了威尔逊的讲话,指出那个政策的提议者是他本人呢?

当然没有,因为他是一个不居功的人,不会做这种事情。

需要提醒诸位的是,我们在明天所要接触的人里,一定会有类似威尔逊这样的人,“对付”这种人,我们最好用豪斯的这种方法。

我们已经证明了在商业交往和政界关系上可以运用这个方法,那么,如果将它运用在家庭关系上,会有效吗?

来自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的保罗·戴维斯的经历,证明了在家庭关系上依然有效。

对于保罗·戴维斯而言,参观美国东部名目繁多的历史遗迹是梦寐以求的事情。

然而,这与他的妻子的旅行计划产生了冲突。

他的妻子的意见是,希望在夏季的假期能够去西部各州旅行,比方到内华达州、加利福尼亚州、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去。

当时,他们的女儿刚刚学完了美国历史,正对美国历史上发生的那些重大事件感兴趣。

保罗·戴维斯就问她,是否希望在假期参观那些她在课本上见到的历史遗迹。

女儿非常愿意。

于是,在保罗·戴维斯和女儿的努力下,去美国东部参观历史遗迹,成了移植到他妻子心里的一个心愿。

终于有一天,他的妻子宣布,她决定利用夏季的假期去东部各州旅行。

这个主意对一家人都具有吸引力,真是两全其美。

在大约2500年前的中国,有一位被称为老子的圣贤说过如下的一番话,足以让我们受益匪浅。

他说:

江海之所以能够汇聚百川,成为“百川之王”,是因为它们甘于处于地势低下的地方。

依据这个道理,圣人要位居民众之上,言行一定是谦卑礼让的。

人人都争着发表意见,只有圣人在最后才发表意见;人人都争着展现才干,只有圣人在最后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

当你需要说服别人时,一定要想一想老子的这番话,最高明的方法之一,是将自己的想法转化成对方的主张,再由他提出来。

3让对方乐意去做你希望的事

运用一些技巧,可以说服对方做你希望他做的事情。

在1915年时,发生了一件令整个美国都为之震惊的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各国陷入了混乱,彼此之间混战不休,不仅规模极大,而且极其激烈,在战争史上都堪称空前。

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人们不禁要问,世界还能维持和平吗?

当然,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

然而,时任美国总统的威尔逊却打算做一些维持世界和平的努力。

因此,他决定派一位“和平使者”,前往欧洲调停。

时任国务卿的威廉·布莱恩也极力主张维护和平,他很希望自己能作为“和平使者”前往欧洲。

他认为,这将是一个能够让他流芳百世的绝好机会。

但最终的结果是,他没能成行欧洲,威尔逊另外委派了深受信任的豪斯上校。

当时,布莱恩并不知道威尔逊的决定,而作为布莱恩的好朋友,豪斯知道不可能一直瞒着布莱恩。

如何将这件事如实地告诉布莱恩,而又不引起布莱恩的恼怒,就成了一件摆在豪斯眼前的难题了。

然而,根据豪斯的日记的记载,他很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豪斯的日记是这样写的:

当布莱恩知道了我将作为“和平使者”前往欧洲的事情以后,显得非常失望。

他对我抱怨道:“我原本是打算亲自去欧洲的。”

我回答道:“总统先生和我都认为,如果是像你这样的政府高官出面的话,是不够合适的。

如果是你去了欧洲,会引起所有人的注意和议论,他们会说:‘美国要有什么行动了吗?

连国务卿都出面了。

’”

你看出豪斯的话中所隐藏的意思了吗?

显然,豪斯是在向布莱恩暗示,作为国务卿,他的职位是重要而尊贵的,一举一动代表的是美国政府,作为“和平使者”出使欧洲是大材小用,极其不合适。

这种解释让布莱恩听着很受用。

人际交往经验丰富的豪斯是聪明的,在处理这个难题时,他遵循了人际关系中一条重要的规则,即“说服对方乐于从事你所建议的事情”。

运用这一规则的政界名人有很多,上个事例中的“配角”威尔逊在下面的事例中就成了“主演”。

威尔逊当选总统后,向威廉·麦克阿杜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加入内阁。

要知道,内阁成员已经是极其崇高的荣誉了,但威尔逊却让麦克阿杜感受到了更多地被重视感。

威尔逊是怎么做的呢?

据麦克阿杜自己说,威尔逊说他正在组建内阁,如果麦克阿杜愿意接受任命,出任新内阁的财政部长,他将感到万分荣幸。

就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就给麦克阿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麦克阿杜觉得,如果接受邀请出任财政部长,就是给威尔逊个人帮了一个大忙。

这个事例说明威尔逊是善于运用这种规则的,但遗憾的是,他没有坚持一直运用下去,否则历史都可能因他而发生改变。

在国际联盟成立以后,威尔逊主张美国也加入这个组织,但遭到了国会和共和党的反对。

原来,出席那次国际会议时,威尔逊没有让共和党的重要人物伊利霍·路德、查尔斯·休斯、亨利·洛奇等人随行,而是让两位没有任何威望的民主党党员随行。

这个行为冷落了共和党,使共和党感到他们并没有参与提议成立国际联盟,因此他们反对美国加入国际联盟。

威尔逊为这个欠考虑的决定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首先是断送了他的政治前途,其次是伤害到了他的健康,甚至影响到了他的寿命。

由于美国一直没有加入国际联盟,改变了世界的历史。

并不是只有政治家才能运用这个规则,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也能用到这个规则。

我认识一位演说家,他很有名,因此每天都有很多人邀请他做演说,他当然应付不了如此之多的邀请,于是只好拒绝掉其中大部分的邀请。

这些出面邀请他的人,即使不是他的朋友,也是极有背景的人,但不论是谁,他一概不领情。

由于他很会说话,因此即使拒绝了不少人,也没有人因此而真正记恨他。

那么,他到底是怎么拒绝这些人的呢?

他并不是用简简单单的某个借口拒绝的,而是真诚地表达感谢,感谢他们对他的尊重,感谢他们邀请他;然后认真地向他们道歉,表示自己无法接受他们的邀请;最后,他还会向他们推荐另外的演说家,告诉他们那个人足以代替他。

他这样做不会让任何人感受到被拒绝的尴尬与不满,而且也为他们邀请其他人节省了时间。

在鼓励孩子做家务方面,也能运用这个规则。

居住在印第安纳州的戴尔·弗瑞尔就是这样做的。

他说:

为了提高给梨园锄草的效率,我让基弗捡拾掉到梨树下面的梨。

但他不喜欢干这样的活,总是偷懒或不好好干,影响了锄草的速度。

我对他很不满意,但我并没有批评他。

有一天,我对他说:“我们来做个交易吧。

如果你能捡拾到满满一篮子的梨,我就奖励给你一美元。

但是,如果我发现你没有好好干,地上还有散落的梨,那么发现一个我就扣掉你一美元。

你看如何?”

基弗答应了。

从此以后,他能全心全意地干好这样活了。

我不仅不需要注意地上是否有散落的梨,反而要注意不让他摘树上的梨凑数。

戴尔·弗瑞尔为了说服基弗做他原本不愿意做的事,答应给他金钱报酬,这是一种金钱、利益的鼓励方式。

除了这种方式,还有一种给予名誉的鼓励方式。

拿破仑在刚刚组建了他的“荣誉军团”时,曾经封这个军团的18位将军为“大将”,给每一位士兵都授予了十字徽章,并称他们为“伟大之师”。

有人据此批评拿破仑,说他视国家荣誉为玩物,然后又将玩物奖励给这些出生入死的将士。

拿破仑用一句经典的名言回应了批评,他说:“人们需要这样的玩物。”

如果有人认为这种名誉鼓励的方式只对已经有了名誉的人才有效,那就大错特错了。

甘德·史密德是一家超市的老板,他的一位员工工作时粗心大意,总是将货架上的商品的价签弄乱,给顾客造成麻烦。

虽然史密德批评过她几次,但效果并不好,于是,史密德就想到了这个方法。

他将那位员工请到办公室,告诉她,她被任命为价签管理部的负责人,职责是管理好货架上的商品的价签,不要出现混乱或错误。

在接受了任命之后,那个员工的工作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再也没有犯过错误。

纽约一家印刷公司的老板也用这个方法改变了员工的工作态度。

这位员工负责对公司所有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也许的确是任务太重了,因此他总是要求添加人手。

对于老板而言,添加人手显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但也不能减少他的工作量。

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