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远接过报纸一看,北阴日报。

头版,虽然不是头条,但他和徐县长握手的照片,特别惹眼。

不卑不亢,年少有为。

得给日报社的这位摄影记者点个赞。

吴远任由蔺苗苗夺去报纸,笑道:“爹,今晚咱爷俩再整两盅?”

老支书一脸期待,但又不免疑虑:“你丈母娘她能让么?”

吴远不由失笑,现在知道担心了,昨晚您老人家的胆子哪儿去了?

这时,蔺苗苗指着报纸上的一条国际新闻道:“老舅,波兰改名改国徽是什么意思?那他们以后还属于咱们社会主义阵营么?”

吴远看了老支书一眼,老支书果然难掩担忧之色。

这是一种信号,政治上的。

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谁也拦不住。

于是故作淡然道:“不属于。”

好在蔺苗苗没有追问,接受了这么多年的爱国教育,她也只是在脑海中,有一点似是而非的概念。

但眼下她吃喝不愁,生存无忧的,自然也不会去多想这种事情背后的意义。

毕竟影响不到她。

相比之下,老支书随着共和国成长几十年,这点嗅觉是向来不缺的。

等到蔺苗苗在前面走远了,这才跟吴远道:“其实呀,老人家有句话说的没错,黑猫白猫,能逮到老鼠是好猫。这国家也是,甭管它是什么主义,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好的主义。”

听得吴远直竖起大拇指道:“爹,通透!”

第264章 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当晚,兴许是刘慧看出来老支书心情有点沉重,所以就没拦着爷俩再次喝酒。

不过吴远倒是拦着了:“爹,今天咱爷俩就这么多,多也不喝。”

瓶里还剩四两酒的样子。

正适合小酌。

老支书听出来小闺女婿的用意和担心,欣然答应了。

一顿酒喝得浅尝辄止,随后一海碗米饭吃得喷香。

吃完饭,杨落雁趁机问道:“爹,今儿年夜饭,要不在咱家吃吧?”

杨支书却把手一背:“那不行!平日里在你家吃也就罢了,年夜饭在你家办,算怎么回事?”

这事,吴远是无可无不可的。

像往年一样,各家带点菜,去老支书家里做,也挺好。

不然大初一老支书家里,上门拜年的人那么多,一瞧这冷锅冷灶的,脸上挂不住。

送走老支书,吴远照例喂了仨狗。

随后从车库里找出几块包家具的毛毡布,把灶房顶上的水箱盖起来。

今晚是化雪前夜,气温肯定会再创新低,指不定这水箱就会被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