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王维的唇抿成了一道直线。

有时候他就在想,自己如今的闲适是真的闲适还是自己装的,他自己都有些分辨不清。

这种事情想得多了,事情的发展似乎就朝着自己的想法走了。

他只要想着自己不再在乎朝堂琐事,他似乎就真不在乎了。

可是看着朝堂上或有建功立业者,或乱成一团,或有他能做之事,他的心就又难以平静。

王维知道,自己不该一直如此。

欺骗自己毫无意义。

可是连陶渊明都没有办法的事,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清水环绕草木,车马悠闲前行,“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这里诗人又与风景互动,流水像是对自己有意,飞鸟也陪着自己一起回归山林,“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荒芜的古城紧挨着古时候的渡口,落日将整座秋山染红,“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在遥远的嵩山底下,我将回到那处去闭门隐居,这个闭关是佛家闭门静修的意思,这时候的王维应该很有一种佛门俗家弟子的感觉了。】

在这个时期,人们对佛门是很尊重的,带着许多敬意的。

早在幕中女子说王维是诗佛的时候,其实许多人就已经对他很感兴趣了。

只是许多虔诚的百姓甚至从未见过王维,即便王维站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认得。

听着幕中女子这么一提,他们想,或许王维就像那些得道高僧一样,整个人都带着一种庄严肃穆让人想要朝拜的感觉,即便他并未身披袈裟。

【王维在嵩山有隐居之所,在长安的时候也偶尔回去居住,所以这里用的“归来且闭关”。】

【好在这次他隐居的时间不算长,没过多久,张九龄就给了他机会,公元735年,开元二十三年,王维被封为右拾遗,虽然我们都知道了右拾遗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官,但是却是个很重要的官,挨皇帝近,也很容易被提携,我们说很多文人都做过这个官,比如杜甫,杜甫还是左拾遗,在那时候左甚至是尊于右的,也就是说杜甫的官职会比王维的高那么一点点,但王维显然比杜甫更圆滑,所以杜甫上任不久就被辞退,但这个右拾遗却成了王维的踏脚石。】

杜甫轻叹,借饮酒缓解自己的尴尬。

他其实不是很能理解,自己平日里也不是个特别不会说话的人,照理来说只要他矜矜业业为着圣人为着大唐,怎么也不至于丢了官职。

而此时的王维面对的还是已经快要走下坡路的玄宗,为何他可以自己就不可以呢?

难道是因为他有张九龄的帮忙,而自己没有靠山吗?

若是不这般想,杜甫根本想不通。

【王维去到东都洛阳赴任,到了洛阳之后,立马写诗《献始兴公》给张九龄明志,具体的内容咱们就不讲了,大致就是说,我一定会好好干的,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希望下次有机会还提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