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真理也。

元稹大概是除了白居易以外最了解他的人了,听他这般说,元稹笑道:“这女子确实不凡。”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春天,草木生长,绿色与洞庭湖水相接,而夕阳落下的远方,仿佛就是都城长安,这两句写得很美,但我们了解了白居易的思想倾向后也没有办法对这两句赋予一个很欢快的解释,再者夕阳和白居易已经离开的都城长安也是可以说明白居易的低落的心情的。】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辛弃疾也为幕中女子提出来的这观点感到震惊。

但是她的那方法肯定是有局限性的。

人们每在一个地方说的每一句话都不可能是相同的含义。

她不能拿几个词就概括了一个人的一生吧。

像此句,幕中女子的解释就不够准确。

然而,幕中的话还没有说完。

【在这里或许白居易还想到了一个典故,那就是出自《世说新语》的“日近长安远”,在晋明帝小的时候,晋元帝带着他玩,有人从长安来,这里的长安指的应该代指的是国都,而西晋的国都是洛阳,所以这里应该是指的洛阳,晋元帝问了洛阳的消息后竟哭了,晋明帝就好奇问他为什么哭,晋元帝便将东渡的事情告诉了晋明帝,后来又问“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晋明帝说太阳远,有人从长安来,没听说有人从太阳来的,小孩儿的脑子转得快,爸爸就很高兴,第二天群臣宴会,他就想显摆一下,又问晋明帝长安和太阳哪个远,谁知小孩却说长安更远。晋元帝没想到他还改答案,心中惊讶问其故,小孩说:“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抬头就看见了太阳,却望不见故都长安,后来人们就用“日近长安远”表示功业难成,向往帝都而不至的心情,很多文人都有相关的诗句,比如辛弃疾的“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再比如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都有类似的含义。】

晋明帝晋元帝的,把许多对历史不太了解的人都给绕晕了。

但是西晋东渡建立东晋的事情众人还是知道的。

那这晋元帝哭,就是在思念故都了。

再配上后面的解释,众人也就明白“日近长安远”所表达的意思,进而清楚了白居易的这两句诗。

不是简单的不高兴,还带着点功业难成的心酸。

若是不知道这典故,那确实就很难解释出这点来。

怪不得白居易的诗中很少用典故呢。

【这个典故还是很常见的,大家可以记一下,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典故,这里也不难猜,他无缘无故提到长安那肯定有思念长安之意,如果仅仅写思念长安可能得不了什么分,不过这明确的表面意思答了一般也不会丢分的,时间允许的话可以答,再联系白居易的经历知道他思念长安是因为自己无辜被贬那就容易得分了,说功业难成,说朝廷腐败,实在懵的时候写壮志未酬问题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