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幕中女子一直为女人说话,所以在此处非要塞一个女的文人进来,还非得逼着他们看,一定是如此的。

他们想硬气一些闭眼不看,可这时的巨幕只有乐声,幕中女子是不说话的,这就更让他们心痒了。

没有人搭理他们千变万化的小心思,幕中的预告依旧进行着。

不愧是悲情文人,很快幕中的安宁被打破,出现了许多身穿囚衣的人被关入大牢,这里全是男子并没有看到李清照,也没看到他的丈夫,但是下一刻却看到李清照坐在自己的书房中紧锁眉头不知在写什么。

但巨幕中 瞬间就给了他们答案,“炙手可热心可寒,何况人间父子情。”1——李清照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遭难的是她的父亲。

那她会怎么做呢?

不过一个女子她能怎么做呢?

果然他们所料,女子什么也没能做,而是收拾包袱离开了汴京。

这是何意?畏罪潜逃吗?

很多人都对此发出疑问,主要是他们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何事,李清照的父亲又是因何获罪。

“这预告从来都是如此,不说清楚让我们心中总念着。”

有些人骂骂咧咧的,想冲巨幕扔石头,却因早就试过没用而没有动手。

然而,脑子清醒的却已经开始猜测,根据苏轼的经历来看,或许还是与那什么元佑党人有关。

配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公元852年,大中六年。

温庭筠颔首,这句看起来倒是很不错,这首当是佳作了。

他不禁有些懊恼自己没能生在宋朝。

那宋代的文人显然善词,一个女子方能靠着词作惊艳于世,可想而知写词的人比他们这时好了不少。

以他的词,在宋朝当有一席之地才是。

幕中。

李清照并没有走多久,不过一年时间她又回了汴京城,她那眉眼之间满是少女的欣喜。

女子始终是女子,什么情绪都写在脸上。

她见到自己的丈夫便更是满脸欢欣。

然而就在这时,巨幕中的画面突然变得特别快,像是走马灯一样,众人只来得及勉强看清一些东西,有人离世,李清照穿上了孝服,她和赵明诚不知到了什么地方,两人又读书、饮酒,又过上了闲适的日子。

时间一晃过了二十年,来到了1126年,靖康元年,因为画面转得太快,就连李清照自己都没能反应得过来。

李清照正想出言嫌弃,却见巨幕中竟是打起仗来了。

战火纷飞,也不知是何处。

然而这次是讲李清照,那肯定是与她有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