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页

郁明此时不在李皎身边,也不在统万,甚至不在夏国。他武功高强,神龙见首不见尾,来去自如,在统万还无人能拦得住他。让他人忌惮的同时,郁明想离开夏国,也轻而易举。李皎帮郁明遮掩的时候,郁明人已在魏国的洛阳行宫中,从背上卸下了沉重大包袱。背着刀的青年满头大汗地坐下来,包袱叮咣甩下去,骇了对面的侍女一跳。

明珠见他大汗淋漓,连忙先送去三盏茶给人解渴。

明珠身边,包袱脚边,站着一眉目清秀的两岁小童。幼童的眉眼与郁明极为相似,他咬着手指头睁着眼睛看郁明,迷惘的神情,与郁明更是像到了骨子里。这个幼童,自然是郁明的儿子,郁鹿小朋友了。

明珠看郁鹿只踟蹰站着不说话,赶紧把他拉过来,躬身介绍:“呦呦不认得人了么?这是你阿父呀。每月都写信的,你阿父阿母身在夏国,却记得你。你阿父还在你生辰的今日前来看你,你看你阿父多疼你啊?”

郁鹿小朋友:“哦?”

明珠:“……”

父子之间生疏无比,明珠陪着笑解释暖场,然郁鹿小朋友眼珠明而黑,用陌生又熟悉的眼神打量郁明,郁明光顾着喝茶解渴。父子二人半天没交流,明珠干笑,已没有话说了。

郁明喝完水,随意大手一捞,就把挺着小腰板偷偷扫视他的小孩儿搂入了怀中。郁鹿小朋友“啊”了一声,半抗拒着被抱入了青年怀中。青年的怀抱温暖安稳,气味好闻而亲昵,郁鹿小朋友的脸红红到了脖颈。

他与他父亲一样容易脸红。

郁明从怀里掏掏掏,取出一幅画,先给儿子普及常识:“来认认!这是你阿母!你阿母长得就是这个样子,你快认认脸,别日后见了不认得,惹你母亲伤心。”

郁鹿盯着画卷中的美人,眨巴了两下眼睛。

宫外有宫人招呼,明珠吩咐一声,留父子二人坐在殿中,她先退了出去。明珠从宫殿门口过,穿过几扇窗棂。窗棂如线将光线分割,帷帐飞扬,明珠看到一大一小的相似面孔静静凝视。青年半跪,扣住幼童的肩;幼童站直,微微掀睫仰望青年。

时光若有轮回,青年父子静望对方。

明珠走过最后一扇窗,看到郁鹿小朋友张了口,小声喊了句:“我记得你,阿父。”

郁明大笑,一把将郁鹿搂入怀中。明珠没空在此停留,要急着去布置宫宴,这些却和郁明父子没多大关系。此情此景,让她目中生热。明珠低下眼,心中更为思念远在异国他乡的长公主李皎。昔日李皎将她留于陛下行宫中,她自知自己要负责后宫事务,之后,便再没见到过李皎。长公主去做质子,大魏人不愿提及,宫中也没人谈论。明珠心中寂寞,只有郁鹿小朋友人在行宫中,她才能感受到李皎的存在感。

郁明于郁鹿小朋友生辰这日,亲身前来看望小朋友。小朋友这么小的年龄,不会过寿。但父亲从一个熟悉的人变成一个陌生人,再变回一个半熟悉半陌生的人,已经让郁鹿很开心了。

更开心的是,郁明带来的包袱,如百宝箱般。

郁明一件件拿出来:“羊毛皮袄,皮靴。还有这个荷包,你阿母亲自给你绣的,你给好生戴着莫弄丢。还有这个这个……那个那个……”

郁鹿蹲在旁边,充满幸福感地托着腮帮,看自己得到了这么多的礼物。

郁明再取出一个很大的皮鼓,郁鹿以为又是给自己的,正要兴奋去接,郁明抬臂挡住了儿子的手。郁明笑着摇了摇手鼓,慢悠悠:“这个不是给你的,是给桑桑的礼物。我送给桑桑的,还有你阿母给桑桑包的红封……你替我们给桑桑吧?”

桑桑,大名李桑,乃是新出生的女婴。

上个月,洛阳行宫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女婴,天子李玉对群臣宣布,此女乃是他的子嗣。群臣惊喜,李玉大赦天下。三月农事忙碌,为昭告天下,李玉给女儿取名“桑”,封了伯阳公主。李桑新出生,被抱养在洛阳行宫,郁鹿小朋友也扒着看了一个月。但是对于李桑的母亲是谁,天子三缄其口,并不公示。有些臣子心中猜到小公主的母亲是谁,但天子不说,他们只能跟着装不知道。

洛阳行宫之前只有郁鹿一个小孩子,郁鹿天天被舅舅抱着上朝。从上个月开始,郁鹿多了一个妹妹。索性郁鹿的舅舅,天子李玉对待郁鹿小朋友的态度,一直是那种淡而不冷的调调,郁鹿小朋友并没有被忽视的感觉。他还挺喜欢这个刚刚来到行宫的小妹妹的。

就是他阿父回来看他,居然还记得给小妹妹带礼物……郁鹿扁了下小嘴,接过了郁明给小妹妹的手鼓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