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页

牢中光线暗黑,坐牢的女子大多骂骂咧咧,憔悴后怕。杨婴与众不同,她的贵女作风,到了狱中还是一样。仪容整齐,乌发如云,她跪坐在稻草上,双手被铁链拴着。廷尉问什么,杨婴答什么,一点花架子都没有。坐在暗中的杨婴看到了走过牢门的长公主殿下,她还颔首轻笑,向李皎致意。

李皎回以点头致意,离开了诏狱。

出了诏狱,她与明珠在清新的空气中站半天。李皎揉了揉额角:“别审了。审不出什么新东西。让林白过来一趟,带杨婴出去吧。我想看看出了牢狱,杨婴是不是真如她自己说的那般清白。”

明珠问:“不等擒拿回杨大郎,与杨婴对质公簿吗?”

李皎:“那样的话,杨婴的罪放到明面上,就离不开牢狱了。我是想放她出来,看能不能捞到更大的鱼。此女不简单,我看不出她是好是坏,希望我只是想的多了。”

明珠点头,下去安排了。

时到十月,秋风再起,寒气更深一重。李皎站在风中,仰望万里无云。明珠去吩咐马车过来,李皎抱臂立于风口,怅想远在千里的夫君:他可有寻到杨大郎?可曾吃好穿好?长安已经入了秋,再往北,天就更冷了。

说来可笑,郁明在的时候,李皎每晚不想与他睡在一起,在两人之间划出楚汉线,谁也不越雷池半步。郁明与她闹来闹去,闹到现在,他人走了,把整张床空给她一人睡了,李皎反而开始失眠睡不着了……

李皎暗恼郁明:出个远门而已,又不是死了。怎么一封家书都不捎?我不知道你在哪里不好写信,你是手断了吗,每天写几个字能累着你?

出个门就跟失踪了似的,太讨厌了!

郁明的手没有断,写几个字也累不着他。怪只怪杨大郎杨安早想到自己出京,大魏会派兵来追。当他过蓝田,发现关卡全被封了后,就明白大魏是要拦着自己,不许自己离境了。虽然这个时间比杨安预料的要早些,杨安心里仍是有计划了。他换了容貌衣着,扮作商人,一路走荒僻的地方,关卡能躲就躲。

郁明有丰富的江湖经验!基本杨安走的荒僻地,他都能带人跟上。郁闷的就是太荒僻了,还越追越偏,追到后期,常常走一天都碰不到一个人。郁明满肚子怨气,他给李皎写了厚厚的信,没有一封能送出去!

天那么冷,他每天晚上哆哆嗦嗦地写信,难道他手不会冻僵吗?

杨安太操蛋了!

郁明恼怒下,要与他的好兄弟雁莳痛骂杨安一通。然自出了长安,雁莳一直不在状态,天天恍神。雁莳托着腮帮,不论是骑马还是休憩,都在神游天外,不知想些什么。那天大难题,想得她头痛,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噙笑,如疯子般。郁明算是看透了,雁莳对杨安出不出大魏、进不进大漠完全不关心。这人算是半废了!一路找人,只能靠郁明自己!

郁明算下时间,狠下心,他必须要早日抓到这个人!

他还有怀孕的妻子等在长安呢!他可不想在外混沌数月,等回去的时候孩子都生了!

郁明硬下心肠,一路紧追杨安,带着将士们专往刁钻的地方钻。将士们苦不堪言,跟雁将军抱怨。但是雁将军没空理会。郁明也确实好本事,几次都碰到了杨安,几次在擦肩而过时差点抓到人。但杨安手段了得,既带着一些暗器,又有一众忠诚扈从保护。杨安一行人与郁明的人相斗,杨安趁乱逃走。

郁明抱胸冷笑:逃,继续逃!看是你跑得快,还是老子追得快!

到了边关混杂处,各国人来往频繁。杨安选的不是官道,算是边关的灰暗场所,属于各国皆不管、商人偷渡的地方。到了这里,离出关只剩一步,杨安混入人群,再次成功掩去了踪迹。郁明倒是第一次知道这个地方,他与一行将士站在古道上,冷眼望去。他们的装束,皮甲厚袍,一身肃杀,引得民众们不友好的警惕围观。

郁明了然,拽着众人进了一铺子,出来后,一行军人扮成了赶货的商人。他们用的身份,是一群穷贩在集市中转悠进货,想买些稀奇货物出去卖。集市中大魏、凉国、夏国三国子民皆聚,且尽是凶神恶煞之徒。郁明从路中走过,看这些人,每个人手中恐怕都有些人命。亡命天涯,逃到此地,预备出境。这样的三国交汇处,让雁莳都上了心。

能不惹这些人,尽量不要惹。

雁莳随着郁明在街上走,出神:“奇怪。我知道这地儿,向来是灰暗区。朝廷说要给人一条活路,所以这里我从来不管。我确实知道这里在刀尖上舔血的人不少……但现在看,这人也太多了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