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页

春如旧+番外 若花辞树 1034 字 2个月前

濮阳作为代呈之人,自然不能对上面所书一无所知,看了两遍,便背了下来。濮阳又深入挖掘深意,这一挖掘,她便发现,先生对西北地势了解甚深,对当地民风,她也论之有据。

又读了几遍,濮阳提笔,对其中几处用词稍坐修改。

先生毕竟未入朝,不知陛下喜好,陛下喜欢大气磅礴之文,却厌恶故张声势之作,以及君王,毕竟不喜过于霸气外泄之人。濮阳稍稍改了改,原意不变,读来仍旧发人深省,与人醍醐灌顶、幡然醒悟之激,但与原作相比,皇帝明显喜欢看到修改后的。

论对皇帝喜好把握,他身边侍奉近二十年的窦回,也未必比得上濮阳。

隔日濮阳将修改过的文稿送去卫秀处,卫秀通读后,微微一笑,确实,公主改过,使得作此论者由身在山林、心系天下的高士,变作一位老臣谋国的忠贞之士。

其中变化,前者许能令皇帝有好感,但后者无疑能更得皇帝喜爱与器重。

这与她没什么坏处,卫秀欣然誊抄了一遍,交还公主。

如此便算是认同了,濮阳揣着文稿,就等时机一到,便入宫呈上陛下案头。

过完年后,羌戎声势又壮大数倍,叛乱人数,已达七八万之多。

但他们的战况显然不及最初数千人时顺利,朝廷调拢大军,以车骑将军卫攸为帅,并将立下大功,且熟知凉州事的周玘升为将军,形成包抄之势,欲灭敌于境内。

“卫攸领军,那虎贲呢?”濮阳问道。

长史恭敬回话:“虎贲由卫将军李淮代掌。”

李淮?原是晋王系,但现下,怕是已成了荆王系了。仅仅数月,便立稳朝堂,隐隐形成与赵王晋王鼎足而立之势,陛下当真是对荆王寄予厚望。濮阳皱了一下眉头,这一月来代王又蛰伏了下去,怕是又要行他那一套韬光养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