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露一怔,“姑娘,我……我能行吗?”

“试一试!”

“好!”春露眼里有光,“我一定不负姑娘所托。”

南宫衡撒手不干,府中的师爷和幕僚们回避,府衙对凤妤完全敞开,暖阳带着铁骑进驻府衙,府衙府兵们若愿意接受改编,就由暖阳来改编,若不愿接受,离开府衙自行谋生,城中居民一视同仁。凤妤承诺西洲所有城民。

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

一连三日,凤妤都在看矿区的账册,有几处看不懂的她标识出来,请教了匪寇里擅长冶炼的工匠,账册里记录的冶炼损耗和工匠说的几乎一样。

与此同时,春露在几位大当家的协助下,安排好一万多人的住所,登记归档工作,城中田地也根据人头来划分耕种。暖阳代替州府发布新令,城中统一管理,他和陈江东带人登记城中原住民,分配土地。

城中原居民对他们极其排斥,西洲荒废后,留下来的居民要么是贫农,靠自己开荒的土地过活,要么就是府兵的家人,或是有些不舍得离开故土的百姓。富绅早走得一干二净,城中的田地也随他们开荒,如今要重新分配,开垦,原居民说什么都不肯,几千人和铁骑发生冲突,坐在城中抗议,有妇孺,有老人,也有孩子。

在他们眼底,凤妤等人就是来抢夺他们家园,土地的敌人,她们和土匪没有什么区别。

“姑娘,他们分明是被人煽动的。”陈江东脾气暴躁,“末将带人武力镇压,别和他们客气。”

“他们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我又不是暴君,武力镇压做什么。”凤妤早就想好对策,“春露,你就告诉他们,配合登记归档,他们如今耕种的土地都属于他们,按亩数交钱。能耕种多少,凭他们本事。”

她和谢珏原来在宁州谈的时,多是纸上谈兵,在西洲实践过程中,她会根据民意修改政令,宁州还没开始施行新政,西洲就是谢珏和凤妤的实验城。凤妤又细化土地政策,以户为单位划分土地,每一户都得到耕种土地。土地属于州府,不能买卖。

若城民想要多耕种土地,向州府租赁,租赁价格是一亩地一两银子,已是非常便宜,州府鼓励百姓多耕多种,除了指定种植外,并不干涉。凤妤深谙自由经济的道理,用这一套理论套在农桑上。她汇总和细化后整理成册,派人送到宁州。

谁知道她刚送出去,谢珏也送来了他在宁州实践时遇阻细化的条款,土地这一条竟和凤妤所想一模一样。宁州毕竟有大军驻守,问题暴露出来也容易摆平,谢珏把自己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全部汇总给了凤妤,供她参考。

“真是及时雨!”凤妤轻笑,二公子真的武能定国,文能安邦。

凤妤修改政令后,原居民抗议声减弱,就在居民们犹豫着是否要投靠凤妤,还是依附盐铁司而活时,城中发生了一起恶意械斗事件。

张虎的弟弟张猛和原住民起了口角,然后发展成械斗。原住民占据城中最肥沃的土地,本来就引来匪寇们不满。如今凤妤还专门为他们妥协,修改了一条政令,虽是这条政令有利于所有城民,匪寇们心中也有不忿,总觉得是这群原住民拿乔,姑娘已为他们破例,他们还给脸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