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页

自叹弗如啊。

皇宫,退朝期间。

赵伯雍走在最前面,不时颔首回应经过他身边,同他拱手行礼的同僚,自也有人刻意攀谈,都被三言两语打发。

走了宫道一半的路程,赵伯雍瞥见东宫的身影便加快脚步,假装没看见人。

太子看了眼赵伯雍逃也似的背影不由叹息,不过是想从赵宰执这儿探听点四郎的消息,真没打算做其他。

四郎秋闱中举,为了应对接下来的省试、殿试,被拘禁在家苦读,已是许久没见四郎呼朋唤友游京都的身影了。

“二哥?”

太子回头,见是六皇子,好心情稍退但脸上挂起笑容迎了上去。

此时赵伯雍穿过宫门,瞥见前方陈师道、高同知等人正激烈讨论着,走近了便能听清他们讨论的内容,是方才在早朝上提出的‘便籴’良策。

确为良策,连他听完也不由感慨想出这良策的人不仅对天下商事了若指掌,还有一颗大庇天下苍生的心胸,因此十分好奇究竟何人献出的良策。

只可惜一靠近,陈师道便是阴阳怪气、尖酸刻薄的模样,赵伯雍敬他三朝元老之名,不得不退避三舍。

眼下听他们提及便籴,赵伯雍下意识放慢脚步。

“……为何两浙不能配合北方四省?”

“两浙的私盐案还没了结,这头让它出交引,引流北方四省,不是添乱吗?”

“我看你是心存偏见,怕老夫的学生以权谋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