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页

凤凰台 怀愫 996 字 2个月前

至于姜家本就搅在这留言中,多提一句都是伤了太子的颜面,便一句都不提起,只是厚赏了孙侍卫,跟着便把徐淑妃叫到面前:“你自来是个省心的,怎么这桩事这样马虎?”

徐淑妃低下头,老老实实挨了骂,自省罪责。反是乔昭仪在侍寝的时候说破了:“徐姐姐想说,也得有人听才是,皇后娘娘是个肯纳谏的人,咱们这才敢说敢做。”

正元帝听见她提皇后,抬了眉毛看看她,见她面上一片和顺天真,轻轻应得一声:“你的意思是太子妃并不肯听淑妃的话了?”

乔昭仪立时红了面颊,咬着唇摇头,待正元帝又催促了,她这才道:“徐姐姐提过一回,让太子妃别常把娘家侄女接进宫来,还不知陛下圣意究竟如何,免得将来难堪。”一面说一面怯生生抬头看向正元帝:“妾心中倒喜欢那个甄家姑娘,生得玉雪可爱。”

正元帝就喜欢她这小心翼翼的模样,听见太子妃常召娘家女儿进宫,想起承吉口中常念叨的,他原以为不过是小宫人小太监,尚宫局挑了许多干净机灵的孩子陪太孙玩耍,不意竟是甄家女。

“这话怎么从来没人在朕面前说过?”正元帝声音一沉,乔昭仪便收回替他按腿的手,脖子都缩起来,更不敢答话了。

正元帝抚抚她的头顶:“说罢,朕不怪罪你就是。”

乔昭仪便道:“哪个敢说呢。”把话咽下去,到底没敢说。

孙侍卫一死,他那些旧日同僚感其忠义,齐聚在他坟前,当年事人人都长了眼睛看着,东宫率卫莫名被污,他保的不是一人的节义,而是一众人的节义,今日能攀扯他,明日就能攀扯别人。

这批率卫都知道孙侍卫常教导小殿下骑射,他死了,依旧还有人顶上,到了日子便去东宫外头等着,小禄子见了,把泪水咽了又咽,到底忍耐不住,当着人便哭起来。

秦显为人少有架子,他贵为太子,却与这些人似兄似友,隔得多年也有人不曾忘怀,如今更是把对太子的忠义,托到了承佑的身上。

才刚出了这样的事,正元帝的眼睛耳朵都盯着东宫,见此奇象,倒有片刻默然,眼睛盯着墙上挂着的那把金刀怔怔出神,忽的问道:“刀柄上的结子可是换过了?”

王忠闻声进来,听见正元帝问,伏在地上:“是奴才换的。”正元帝时时摩挲旧物,刀柄上的结子早已经褪了色,这会儿细看,大小颜色式样都一样,却是新打的结子。

正元帝立时便要发怒,王忠跟着言道:“年年新岁奴才都换上一枚新的,这个已经是第五枚了。”正元帝一怔,王忠又道:“姜良娣年年都打一个新结子来,替换下旧的。”

每一年她都打一个梅花同心的结子,把东西送给王忠,再把旧结子拿回去,一句不曾多说,王忠跪倒在地,心中感叹,多少年来不曾发现,偏偏是此时发觉了。

正元帝眼睛一阖,王忠赶紧道:“陛下可是腿疼?”正元帝几不可察的颔首,王忠赶紧取出清虚的新药,化水调服。

第二日正元帝下了一道旨意,赐太孙生母云氏为贞顺夫人,又给云家人逐一封了官。

消息传到东宫,太子妃仿佛天都塌了,一时脸色惨白,云氏死的时候是正四品良媛,如今又给了她一个夫人的名号,对比着后宫,就是一品。

不仅如此,正元帝还道人以孝立身,太孙该去云氏坟关至祭,为生母祈福上香烧纸,太子妃紧紧握着素鹃的手,差点儿喘不上气来,被腊梅掐了人中,这才清醒,哭得满面是泪。

可说到底,云良媛才是承吉亲母,她一时无可辩驳,只有把这苦水咽下。太子妃知道,宫人太监知道,人人都知道承吉并不是太子妃亲生,只有承吉自己并不知道。

他得了这么一件差事,人还懵懂,五岁的小儿哪里懂得生母与养母的分别,他心里从来都以为自己是太子妃亲生的。

仪官教导他要如何至祭,如何表示哀恸,承吉瞪了眼儿不懂,他分明已经有母亲了,为何还要对着一座坟哭母亲呢?他弄不明白就要发脾气,待见了王忠,伸手就要王忠抱他:“大监你告诉他,我母亲是太子妃。”

王忠点头:“自然是,礼法上自然是。”

承吉在紫宸殿中住了快要三年了,听见这句立时明白,这些人说的都是真的,弄不明白怎么自己已经有母亲了,竟还有一个母亲呢?

去皇陵回来之后便闷闷不乐,问了太子妃,太子妃却只是哭,哭了许久才告诉他说:“她……贞顺夫人生下你便产后失调没了,我为正妻自然该把你抱到身边来。”

承吉依旧不懂,宫人从来就没有这样的事,若是妃子们自有抱养的孩儿,那他还能明白,可见到母亲哭得这样伤心,他便不再问了,却悄悄问身边的小太监,承佑的娘是不是亲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