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页

凤凰台 怀愫 992 字 2个月前

他打的是甄家亲戚的儿子,还就是甄夫人娘家的亲戚,比他的年纪还大些,却被他压在地上打了一顿,哭着告到了甄家,甄夫人又进宫来,告到了太子妃的面前。

立太孙告太庙,正元帝亲口把立定的继承人祭告天地祖先,甄家真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太子妃自接管了宫务,有太孙当她的靠山,底下的尚宫太监,无有一个敢不听从,看见母亲气得这样,把姜碧微叫到跟前申斥。

姜良娣与孙率卫两个人有私的话越传越广,一直传到了徐淑妃的耳朵里,她一听说便气得立起来:“这真是……真是疯了!”

甄家得势,却也不能这样把旁人的脸面摔在地上踩,京城中传得风风雨雨,贵人们在宫中还难听见,外头的流言却越传越真,说先太子坟前绿树浓荫,就是死后还戴了绿帽子。

正元帝岂能容忍这些,当年的金吾率卫是他派出去的,究竟如何旁人不知,他却心中有数,示意徐淑妃拿往几个宫人太监,交给慎刑司发落。

宫中流言立时止住,太子妃又害怕起来,赶紧让母亲哥哥不许再传,可流言却不能止。孙侍卫本就是太子跟前第一的率卫,被泼了这样的污水,在同僚之中抬不起头来。

这一日正轮到他当值,按剑跪在了紫宸殿外,对着紫宸殿磕了三个头:“太子每有征战,身先士卒,待我如兄,姜良娣节义双全,二人皆因我受污,唯有以死自证清白。”说着长剑当胸刺入,倒卧在地,血水顺着汉白玉阶流淌下去。

第294章 挑唆

流言传出去, 就似吹出去的风, 吹都已经吹出去了, 自然收不回来,等甄家回过神,这张口吹出去的小风就已经掀起了大波澜。

甄家自秦显死后抬起当奉恩伯, 四五年时光流转, 再也不是当年才刚跻身上层时那付小心翼翼的面貌了,还想着立了太孙,能把自家的爵位也提一提, 太孙的母家,该提起来封国公才是。

好话听上百句便当真,何况听了四五年,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 句句都是夸奖吹捧,把甄家架起在云台上。

甄家底下便围拢了一圈人, 对内口中没有一句不是奉承话, 有个鸡零狗碎的事便拍着胸脯出来承办,对外打着甄家太孙的旗号横行,替甄家广置田地,吞并商铺, 那些惧事怕事的, 如何敢闹?就是不怕事,民告官也得先挨一百板,板子打过了, 能不能活都是造化。

此事一出,太子妃才害怕起来,话虽不是从她口里说出来的,娘家却脱不得干系,若是正元帝一意追究,又如何是好?

赶紧把母亲传进宫来,埋怨她道:“我早跟母亲说过,这些话岂是能乱传的,母亲怎么这样不小心,如今可好,死了率卫,陛下必要追究的。”

甄家到底不曾经过大事,自有了太孙便事事顺心,得的富贵再多,底气依旧是虚的,也知道这回办错了事,心底不住后悔:“哪里知道会传出去,说不准儿别个心底也这么想呢。”绞着帕子发急:“要不然,你先去认错,抱着太孙哭一哭,陛下总要心软的。”

“母亲糊涂,我若是真去了,岂不是把罪责认下了。”太子妃既不想也不敢,心头不住懊悔,想想都是底下那些人吹得父亲母亲不知东南西北,恨恨道:“母亲回去让哥哥再别跟这起子人来往了,往后还不知要出多少事呢。”

甄夫人立时便有些讪讪,正元帝纵是下赐也极有限,只靠着年节里发赏的金银,哪里过得上此时的奢华生活,家中奴仆便人数甚众,哪个送上门来不是几房人家一送,各样器具玩物更是数不胜数,田地商铺都有人进献,哪里能说断就断。

太子妃见母亲不肯,越发着急,甄夫人赶紧安抚女儿:“我回去必告诉你哥哥,先闭门两日,看看风声如何,若是无事那便是陛下着实爱重太孙,咱们就更没什么好怕了。”

正元帝岂肯放过,承吉才刚立为太孙,宫务又刚交到太子妃的手上,才这几天的功夫就出了这么大的事,旁的还罢了,事关爱子,他怎会罢休。

正元帝立太孙之前还需要一个正统名头,太孙自生下来就在太子妃的身边长大,名正言顺,便是袁礼贤也从没挑剔过这个。

如今承吉已经是太孙了,甄家便该有太孙母家的自觉,行事该当宽厚有君子风,而不是几面嚼舌,还似村中长舌妇人。

正元帝原是怕甄家寒微,撑不起承吉来,如今再看,甄家哪里还是当年的扶不上台面的人家,奉恩伯府煊赫一时,声势把成国公家,辅国公家都盖了过去。

正元帝为了承吉隐忍不发,矛头不指向太子妃,却把宫中传过流言的都拿住了送到慎刑司,接着大加抚恤孙侍卫,知道他家中还有老母幼儿,发下厚赏,有感其忠义,侍卫之职不能世袭,却降下圣恩,特许孙侍卫的儿子成人之后,顶替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