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页

沈律和小安的故事就到这儿啦。其实写到后面有点遗憾,因为如果展开讲,关于案子,关于沈律的好与坏,原则与圆滑,坚守与完成后的幻灭感,可以写很多很多。但这势必就要牵涉到一个问题——究竟要怎么写这个案子。

写着写着就觉得。。。算了,让小说归于小说,意难平归于意难平。

故事的主题就是妥协吧。年轻的时候总觉得人生就应该黑白分明轰轰烈烈,宁为玉碎绝不妥协。长大后才发现,妥协才是生活中的大多数,也是达成最优解的最好方法。

而有一类妥协是值得尊敬的——明明是个骄傲,宁愿玉碎的人,却愿意为了某种信念、某个人,实现某个远大的理想,去退让和弯腰妥协。

就冲这点,虽然很讨厌沈君颐,但最后还是给他一个好结局吧

第五卷 蜉蝣

第57章 蜉蝣

1

很多年前,一个朋友跟我说,不要把感情的话题留在深夜里谈。因为深夜往往是一个人最脆弱的时候,这时候如果随便跟固定某个人聊天,很容易把排遣寂寞误认做爱情。

我记住了这句话。因此从不在晚上聊感情。但我有个隐秘的恶趣味,就是在晚上听别人聊感情。

“调频936兆赫,各位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收听《春和夜之声》,我是春和……”

今天下班比较早,我很累,于是打车回家。在车上,司机随手打开了车载广播,熟悉的背景音和旋律就汩汩地流入耳中。

春和缓缓地读着一封投稿,那是写信的人在深夜里的忏悔与追忆。他说自己曾爱过一个特别好特别好的人——不仅仅是俗世意义上的完美恋人,而是一个近乎圣人的人——为了一个承诺,大学毕业之后,执意去一个特别偏僻的山区支教了五年。

“而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普通的家庭,以及普通的良心……”春和淡淡地读着,深夜将他的嗓音染上一分天然的抚慰感,不管是什么样的内容,被他读出来,总有一种哀而不伤的意味。

“……很多年之后,当我什么该拥有的一切都拥有了之后,我总会想起那些单纯、炽热的日日夜夜。于是懊悔,其实,我们这样的人,还有什么未来可言呢?既然如此,等他一天,一个月,和等他五年,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回来的那天,京城下了好大的雪。我迫不及待地想找到他,跟他说,你还记得吗,我第一次看雪也是跟你一起,那会儿我还是个从南方来的土包子,看到雪会激动得欢呼,你就笑话我,教给我你们北方孩子会在冬天玩的游戏,打雪仗,坐冰车,滑冰,骗我舔冰溜子。这些年来,每到冬天,我都很想他,我想说你知道吗,宾夕法尼亚的雪很大,比我们当年一起经历的每一场雪都大,我拍了很多照片,始终没有勇气发给你看。”

“我就这样,弄丢了我爱的人。”

音乐渐渐低了,春和也收了声,静静等着音乐尾声结束之后,便可进入下一段。我犹豫了一会儿,打开微信对话框:

“春和,刚读的那个来信,能帮我问问联系方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