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6页

而且,这种选择甚至也是国王乐于见到的。三位主教可是当着国王的面,对奥尔说出交换条件的。当时,也恰好是守律教先提出来,国王当时也没说什么正辉教是国教,必须让正辉教教皇主持婚礼,她就笑嘻嘻地坐在上头——奥尔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当时正辉教紧跟着说也会派教皇来……不只是紧跟守律教的脚步而已。国王的微笑无言,其中深意也更复杂。

没办法,出自一个无神论国家的很多习惯,是改不过来的,他还是常常会忽略教会在政治上的地位。

国王近几年已经表现出对正辉教的不满了,诺顿上层被食尸鬼挖坟事件里,奥尔都能看出来,她很明显想给教会一个深刻的教训,但……贵族不给力啊。整件事结束得虎头蛇尾,无声无息的。

这也是奥尔所知道的,国王翻的最大的跟头。

她知道教会找上门来是不怀好意,并且这件事很可能把她很看好的奥尔陷进去,但还是一言不发。必定是从她的角度看来,这件事是值得的。

第452章

国王能从中得到什么呢?

首先,就算发生最大的奇迹,奥尔把教会当年失踪的人、天使、圣徒、圣物,甚至船只全都找到,并且带回来。然后他彻底不像他自己了,把这些东西全都“归还”给了教会。

届时教会能“报答”奥尔的,也只是让三个教皇一块儿主持婚礼,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教会不可能因为奥尔的帮助,就和奥尔建立起紧密的信任。甚至别说是奥尔,就算是那些彻底心向教会,接受了改造的皈依异族,教会信任他们吗?

——真信任就不会在他们的脑子里头安装微型的机械造物,随时要把他们的大脑炸飞了。

对国王来说,她和一个血族亲王的婚礼,让教皇在西大陆战争愈演愈烈之时,也赶来诺顿为她主持婚礼,这本身就代表了她的强大。

不是国王的安排,是奥尔的手笔?贵族们听到这种说法,只会笑掉大牙。

国王用她的大脚趾思考也能想得明白,但这种最蠢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只是概率极低的一种可能。除非奥尔换了一个人。

可国王大概对奥尔过于充满信心了,在这一点上她和钱德勒果然是母子,她大概也没想到,奥尔真的差点被换了一个脑袋。

然后是另外一个角度的最糟糕的情况,七女神之城中的危险超出了想象,奥尔什么都没带回来,三大教会“合理”地拒绝了国王主持婚礼的邀请。到时候国王会怎么做呢?

奥尔尽量让自己站在国王的角度思考,他仿佛看见了国王微笑着说“那就让白光教的教宗来吧。”,或者她会说“哦,我知道了。那我的婚礼,就由我自己来主持吧。”

白光教这样的小教会,他们的最高领袖不敢自称教皇,而是称为教宗、圣徒、圣者,或先知。

他们会拒绝国王的邀请吗?他们……敢吗?奥尔当初搞掉了一个荣光教会,当时以为是他发动了民众掀起的力量风暴,以及其他教会蚕食的结果。现在看来,当时的诺顿帝国应该也有动作,就算行动的人不一定是国王,但一定有人站出来阻止了其他教会找奥尔麻烦的行为。

——他们确实也参与了对荣光教会的分尸,但这不代表着他们放弃了给荣光教会报仇,去干掉一个给宗教找麻烦的人。那时候的奥尔还稚嫩得厉害,假如有人动手,他活不到现在。

这些都是奥尔的猜想,此时的结局,当然不是最糟糕的,反而是偏好的。

奥尔看向眼前的三人,守律教的枢机主教在奥尔邀请他拿黄金箱子时,没有立刻做出反应,他犹豫了,光明教的法鲁曼甚至正要和他对一下眼神。但是,当正辉教的胖主教嚷嚷着站起来,他也跟着站起来了。在亲王向他行礼时,他甚至微微点头回礼。

现在,他在正辉教胖主教的瞪视下,已经朝着奥尔走来了。

历来很有城府的胖主教这次是故意演戏吗?不……没必要。他只是比守律教的枢机主教自己都更早想清楚,守律教无论如何都会站出来的,甚至光明教也会支持守律教站出来。作为从光明教身上分裂出的最大一块,正辉教从诞生之初就是啃咬着光明教的骨肉壮大的。光明教也每时每刻都在想着,该如何将正辉教吞回去。

国王不可能让国教变回光明教,这点毋庸置疑,但让正辉教滚下来,就是光明教的胜利。而且,守律教本身就弱,他们即使上去了,也必须继续依靠光明教。同时,在同一任国王的统治时期,国教数次变动,这对“国教”的威信也是沉重的打击。守律教即使将国教拿到手,也将不再那么美好,光明教就可以借机扩大威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