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龙凤猪组合17

大秦不也有乌氏倮等大贾商?

【所以缺钱的汉武帝,将目光放到浑身闪着金钱的商贾身上。

还非常微妙地扩大了收税对象。

只要是从事商业谋利者,都要向官府报告家产多少,政府根据财产进行征税(房产税)。

从事商业谋利者?又无明显商人身份,是谁呢?

贾商背后,或者是贾商合作的人。

如某个有大片田地的豪强,他家种橘子卖与贾商。

贾商收购到各地售卖,朝廷能征收有市籍商人关税,但收不到豪强身上。

因豪强不是市籍商人,朝廷不能向他们收税,卖出的钱财皆为利润。

但房产税令下达后,豪强亦在征收范围内,谁让你从事货物买卖了?

从事买卖就得上报财产缴税!】

秦始皇脸色惆怅,这就是长寿的好处吗?

改革钱币、对外征战、对内收税...汉武帝精力之甚让人钦慕。

慕了慕了!

不知他平时是如何养生?

想学!

【但汉武帝的房产税,重点打击对象还是高利贷和冶铁业商人。

汉朝的高利贷商人,势力非常嚣张,嚣张到什么程度?

汉景帝七国之乱时,周亚夫为平叛主将却无钱打仗,只好向京城高利贷商人借贷。

谁料贾商不看好朝廷能胜,纷纷拒绝放贷给他。

最终只有无盐氏向周亚夫放贷,军队才得以开拔。

算缗令针对贾商吗?

针对!

同样也针对连商人背后的豪强!】

瞅着天幕上展出的滑稽图片,上面还写着‘是男人就要一网打尽’,他连生气的心都提不起了。

刘彻再次合上眼,不停地念叨:朕是大汉天子,大汉天子,朕有容忍之量,不与后世小儿计较...

不计较才怪!

给朕取名、拿他打趣...

后世皇帝怎么回事?

刘彻愤怒地暗拍大腿:就不能管管吗?

嘴上说朕功绩,行为上怎么没见着尔等尊重朕呢?

【而汉朝贾商自由几十载,突然被告知要向朝廷缴税?

他们愿意吗?

肯定不愿,我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凭什么要给你?

并且古时没有‘合理避税’之说,但凡朝廷对商贾动手,贾商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历过几轮打压后,贾商自然学会官商勾结,

分成与官吏,将官员彻底拉入自己阵营,对抗皇权。

如明朝官员俸禄太低,当贾商以利诱之时,两者自会结成联盟,以权谋私大开方便之门】

朱元璋脸色憋得通红,他定的俸禄很低吗?

不高,但也不低够吃啊!

一个县令每岁俸禄90石(10800斤),每日两斤粮食怎么就不能生活了?

朱标欲言又止,又欲言又止:爹啊!每岁够的俸禄仅够县令自己开销啊,他还有妻儿要养,且车马费、轿夫费、奴仆费等等。

并且爹你将官员的职田也给废掉,这下他们连额外补贴都没有,只能去贪了啊!

亲爹你看不看看刑部的人皮灯笼有多少呢?

明知贪污会被扒皮,他们仍要收银子,是为什么啊?

每逢听到有官员贪污,朱标很想对陛下提为官员涨俸,但他不能...朱标苦笑,他爹已经认定朝廷给予的俸禄不低,是那群官员享受奢侈,才使钱不够用。

每次他刚开口,就被骂了回来,没想到今日天幕竟然提到大明俸禄...

期待爹能听进去吧!

天幕语气突然溢出几分自豪:

【而现代利用合理避税,使国家与企业人民之间,有缓冲带可以调整。

并且地方政府还能利用合理避税,对外招商引资,解决当地经济就业等社会问题。

毕竟大企业缴纳税种高达400项,个人所得税最高45%,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缴纳相当钱财时都会感到心疼。

所以国家为保证税收,同时也为刺激消费市场,政府同意企业和个人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如消费买豪车、捐款等合法行为,来进行合理避税。

让企业缴税的同时,又能返还一定税额,使他们有更多资金去进行扩张或是企业升级,而国家既能保证税收,又能扩大税收,还能调整社会财富均衡。

这也是‘你可以合理避税,但是你不能逃税’的由来】

缓冲带?

刘彻神色一动,但对此仍抱有疑虑,后世政策并不全然适合当下。

当今巨贾嚣张无法,即使他设缓冲带,那些人会认为朝廷可欺。

他扫过脸色凝重的桑弘羊,并未开口相问,无论臣下计谋好坏,做主的是他,若他要对付贾商。

刘彻支起手略略思索,轻轻地勾起嘴角:他还是会颁布算缗令,与匈奴相样道理,不将这些人打怕了,他出发的诏令,谁会听?

不过...他双眼微眯,望着天幕上的‘缓冲带’三字,待贾商豪强都惧服朝廷后,此计倒可一用。

唉...刘彻换只手撑起下颌,他还是认为一次性将贾商斩尽好,朝廷不仅有钱,还能收回土地授田给无地百姓。

涸泽而渔的道理,他还是明白,若贾商乖乖伏首,朝廷便设缓冲带,若不懂眼色...刘彻眼中迸出杀意,朕不介意让廷尉为君专设律法杀之。

不过...后世税收这般高,

后人缴税能愿意?

另外那他是不是该给贾商多增加几样?

李世民对数次出现的大明,

升起几分好奇心:“明朝居然穷到发不起俸禄?”

第一次大开眼界的群臣:我等不知啊,官员俸禄低到无法生活,那还当什么官?

回家种田不好吗?

哦,天幕好像还提到过大明是穷死的?

杜如晦等人疑惑地摸了摸脑袋,突然觉得自家陛下真好,即使这几年朝廷困难,也未削减俸禄。

不仅有禄米,还有俸料,更有根据官职大小划分的职田收入。

如丞相房玄龄,有最高职田等级十二顷职田,每岁收成亦是好大一笔呢。

望着众人惊叹的表情,李世民却突然陷入沉默,大唐官员俸禄实行京官重禄,各地方官轻俸。

如果各地官吏认为朝廷所发俸禄不够生活,他们会不会也与当地贾商勾结,鱼肉百姓?

【汉武帝颁布诏令后,各富豪反应是什么呢?

继续在自家后院里,挖呀挖呀挖,挖的坑越多,隐匿的财产数量越大。

至于主动申报?

笑话,历代刘家天子都没收税,凭什么要给你缴税?

埋好财产的贾商豪强反手一个举报:当朝丞相李蔡利用职权卖地,获得利润四十余万,陛下你看怎么处理吧?】

李世民翻开汉书,上写着的:丞相李蔡下狱,自杀。

‘嘶’他轻轻吸口气,突然想到闲时观书,汉武帝重用酷史也是在这个时候?

他抬起头问房玄龄:“上月听辅机与卿闲聊,似乎讲过王温舒重杀广平郡(今河北)豪强?”

自唐以前,仅秦、汉、晋和隋四个大统一王朝,其中汉朝历史最长,为治好大唐,唐朝君臣曾翻阅汉史籍册,想要找出汉朝长久之法。

被陛下点名的房玄龄拱手答道:“陛下说得没错,王温舒在广平郡行就杀戮,短短三月便诛杀千余家,尸积堆山,即使有人逃亡至邻县,他亦要带兵追回,将其审问。

他顿了顿道:“若不是汉朝有春夏不行杀戮的规定,当地死众更甚。”

房玄龄想起王温舒的感叹:若冬天再延长一月,他便能将广平不法之徒杀个干净!

想到这鲜血淋漓的话,房玄龄当即打了个激灵,王温舒为人残酷对上却极为忠心,只是到最后还是被汉武帝当作器具抛弃。

与汉武帝相比,自家陛下简直太好了!

???李世民察觉到爱臣灼热的目光,有些莫名其妙回望过去,玄龄怎么了?

【汉武帝与贾商豪强相持两年后(元狩六年),汉武帝祭出酷吏方法:让杨可主持算缗,在政令里添加了一条:鼓励人们检举、告发隐藏不报财产者。

若检举情况属实,告发人奖励没收财产一半。

朝中有人反对此政策的大臣:杀!

不过

这次的告发对象,主要针对各地豪强巨贾。

面对各方豪强的反扑,汉武帝成立特务机构—‘绣衣使者’。

次年张汤下狱自杀,一月后丞相青翟自杀;

汉武帝提酷吏王温舒为廷尉,掌管京城刑狱】

赵顼很努力地理解天幕讲述的汉武帝事迹,他期望能吃透汉武帝政令背后的深意,及为何要这样做的缘由。

汉朝缺钱,他大宋亦是缺钱,如此看来汉武帝倒与他有几分相似。

听完天幕解释后,赵顼将自己放到汉武帝位置上,若他是汉武帝该如何做?

他会杀鸡儆猴,逼迫贾商如实申报家中财产。

但如果朝廷有像义纵那样的臣子反对?

他神色浮出几分犹豫之色,有大臣反对,就找借口杀掉?

赵顼眼光落到肃穆聆听的王安石身上,若大臣攻讦介甫他该如何?

察觉到官家的目光,王安石抬头回了个微笑,官家有心改革大宋,今天降神迹,让他们能更全面认知秦皇汉武执政得失之处。

以先人经验,应对大宋利弊,相信他们定能一扫沉疴,使大宋富国民强。

【到元鼎三年,汉武帝再次祭出打击力度最大的诏令:再次鼓励天下民众告发隐瞒者,属实奖励隐匿者一半钱财。

甚至还将商人划七科谪中,在朝廷需要征民苦役时,官府会优先征发七类犯罪分子,在这七类中工商业就占据四类:贾人、有市籍者、父母有市籍者、大父母有市籍者,皆为有罪者。

有了天子背书,向朝廷告发的人如星星之火,布遍地全国,波及之广,连中产家庭全都被殃及。

在民众踊跃的告发下,朝廷的民财物以亿为单位。

各地没收的田地达数千顷,各类大小房屋无数,财物多到连上林苑都放不下。

更不提被巨贾豪吞没的农人奴婢,又重新回到朝廷手中,经过安排重新成为,大汉新户口和赋税来源。

总之告发之下,大汉国库充盈,土地兼并得到遏制】

刘启一把将太子翻个面,扒下他的裤子举手就打:“七国为何反叛,难道朕没给你说过?”

就因他与晁错削藩牵连甚广,才导致七国聚势威胁朝廷,差点动摇汉家根基。

平叛七国后,他让刘彻细看史官记载,就为了让他今后不重蹈覆辙,没想到他为集权昏了头,有这么自毁经济的吗?

大汉对中产者的定义为‘家有百金’,这些中产者大多为汉家良家子,是大汉□□的支持者,也是大汉最好的兵源。

没想到竟被这小崽子牵连到破产,实在该打!

‘啪啪啪’几个巴掌后,小刘彻的屁屁通红一片,捂着屁股忍泪辩解:“世人逐利,杀一批贾商被杀,自有其他人顶取他们位置,又有何可惧?”

小刘彻恨恨地瞪了天幕一眼:那是未来的他做的,父皇有本事打未来的他,揍自己算什么?

【如果说卫青在草原上刮地皮,打击匈奴帝国经济。

那汉武帝则是自废武功,直接将国内经济自宫。

民间与政府之间的信任破裂,民众有好衣立马穿,有美食立马吃,主打一个只要我吃得够快,你皇帝就割不了我的躺平态度。

没钱怎么办?

告发啊!】

秦始皇一愣,检举告发?

当年秦为变强,推行商君新法,为使保甲制、连坐之法能震慑秦民。

商君亦是鼓励民众举报,甚至特意颁布‘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的律法。

因举报者众多,违法者将渭水染红后,新法广推大秦。

秦始皇讽刺地扫过天幕,大汉不是言自己为暴君吗?

怎么学起他暴秦了?

【打击完巨贾豪商的汉武帝,在元鼎五年,又开始针对全天下的列侯;

汉文帝分封诸侯时,曾立下规矩:每年八月,各诸侯列侯要给朝廷献祭祀贡金,对金成色入分量有着详细的规定。

如贡金数量根据封国民口数,每千人奉四两,若某个列国人口十万,就奉贡金四万两等等。

在元鼎五年,汉武帝突然对贡金发难,指着某个列侯的鼻子道:“你,所献祭的‘酌金’成色不好”

又转头对另列侯开骂:“为什么你上献的贡金分量不足?”

尔等是不是对祖宗不敬?对朝廷不诚心,是不是有谋逆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