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页

“林大人言之有理,但还有一事,我们必须得尽快;此前,乔大人曾言马守备同周知府背后还有朝中某位大人物在指使。此次如此大的事情,想必那人定有眼线安插在凉州府内,周知府同马守备皆以被擒,定然有所异样,眼线定会将此等消息传回京中,好让那人有所应对。”

穆苏面容严肃,“马守备和周知府已然逃脱不了,我们最要紧的还是借助二人抓住背后指使之人。趁着眼下整个凉州府还并未反应过来,眼线想必也还并未觉察到周知府同马守备已被擒获,我们得快快赶往京城。”

“穆大人所言有理,昨日入落峪村那马首备曾言,如若我与他们同流合污,便将凉州府粮仓粮食贩卖之银分我一成;那时我便开口试探,为何只能分我一成,他便言,背后还有位厉害的大人。想来马守备和周知府,不过是小卒,那背后指使之人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乔衡点头应和。

穆苏双眉紧蹙:“本官如此急切之因,不仅仅只是想要抓住这背后之人;更是因为这凉州府的粮食究竟流向何处?”

穆苏话说到这里,林寺丞同乔衡两人,这才警觉。

第116章 再升一级

“凉州府乃是耕种大府, 一府之粮食数目不少,大庆有哪位商人能买下如此多的粮食?又将这些粮食卖给何人?百姓们大多自行耕种,粮食买卖并不多,便是地主豪绅、官宦人家亦是有庄子在手, 大多也是自家耕种。那么, 这些粮食他们究竟卖给何人?”

穆苏一番发人深馈的询问直叫乔衡、林寺丞两人越发心惊。

“难道……?”

“没错, 乔大人此前曾在边境镇守边关,可知凉州府与边关,不过隔着一个越州府。边关之外的蛮族人并无耕种之地, 常年依靠牛羊为食;每逢冬季,草木枯竭, 牛羊无以为食, 便容易闹起灾荒, 因而致使边关多年来战争不止。前些年边关将士想出法子来应对这些蛮族士兵,蛮族士兵便不能抢劫大庆百姓之粮食,那么他们又该如何度过这冬季?”

穆苏说到这里看向将桌角捏碎的乔衡,继续开口。

“这时候, 如若能以银钱换得粮食,那这些蛮族人自然是无有不应。且边关蛮族宝石银矿甚多, 以及牛羊马匹皆是我大庆所缺少之物,且价值不菲。”

“杂碎, 老子宰了他!”乔衡怒而起身,想要将周知府、马守备等人碎尸万段。

这也并不奇怪,毕竟乔衡曾经在边关驻扎多年,同蛮族士兵交战数次;期间结下的血海深仇, 又何曾是他们这些未曾在边关浴血奋战的人能够体会到的。

再者说来,边关士兵为着大庆百姓才镇守边关, 同外族人抗争;如今却被大庆之人从背后捅刀子,哪能没怒气呢?

话到这里,便是林寺丞也是满脸严峻,意识到事态并非如此简单;此前还只是一桩震惊朝廷内外的贪官污吏案,现下想来竟是朝中大臣内外勾结外族,这便不只是一桩简单的贪官污吏案,这可是谋反案!

“事态严重,穆大人说的对,你我还是快快收拾收拾回京上奏朝廷、上奏皇上才是!”林寺丞也是立时站起身来,语速极快,彰显出他的急切。

穆苏点头:“不过还要乔大人在凉州府稳住局势,将流民以及下面的官员给稳住;或可严守城门,或凉州府边界,尽量让消息不要传出凉州府,定要等本官与林大人回到京城才能开放凉州府。”

“好,我会派人把守各个城门;绝不让一只苍蝇飞出凉州府!”乔衡点头,迅速下去着手准备。

见乔衡下去了穆苏同林寺丞也开始准备起来,毕竟要押送周知府同马守备定要保障路上的安全,以免京城那人得到风声遣人前来截杀!

乔衡选了二十名名最为精干的护卫前来护送他们,穆苏匆匆同乔衡道别后,带着章南絮及同行的林寺丞离开了凉州府。

十日快马加鞭,一行人等总算有惊无险的进入京城城门。

休整一日之后,翌日卯时,宣政殿外三通沉闷的鼓响之后,百官入朝。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廖公公尖细的声音照常在宣政殿内响起。

大理寺林寺丞出列,上前一步:“臣有本启奏!”

“林爱卿已然归朝了,是要述职程家之事吗?”庆元帝看着下首的林寺丞,淡淡询问。

“回禀皇上,程家一事证据确凿已然伏法,程家老爷已被判秋后斩首。”

“嗯,不错。”庆元帝点头,转而看向殿后:“林寺丞已然回京,那么想必穆侍讲也该回京了?”

位于大殿后首的穆苏闻言出列上前一步:“回禀皇上,臣昨日归京。”

“好,泰安府水患治理一事你办的不错,那泰安府知府连上了三道折子,向朕言明,你是如何治理水患、修筑堤坝,帮助泰安服度过水患之灾;泰安的百姓甚是感激涕澪,还写了万民书为你表功。”庆元帝面带消息的看着下首的穆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