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页

说实在的,资官守选是个好想法,尤其是将来候选官越来越多时,有‘守官’制度,能大大缓解吏部和朝廷的选官压力。

只是,今年绝不可行!

王老尚书甚至带着些痛心疾首问姜沃:“你原先不是这样的性子!怎么这次如此急切,难道不知路要一步步走?”

姜沃不由笑了。

她给王老尚书致歉道:“老尚书说的是。我心中也明白,欲速则不达。”

“只是……若今年吏部只提出所有候选官一体考核,只怕朝堂中反对之声也很大。”

人性多半如此,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够靠家世、名声得到官位的人,谁愿意再去辛苦准备考试?

“可若是他们听闻,还有个资官守选制,他们甚至连考试都没资格呢?”

想必他们就会愿意,甚至急切来参加本年考试了。

生怕将来这个守选制度推行开来,他们想考试还得等三年!

就像王老尚书,方才对裴行俭的考试制度觉得激进,但姜沃一提出‘守选制’,惊的王老尚书立刻觉得:小裴的主意不错哎!

姜沃想的这个主意,自是来源于鲁迅先生大名鼎鼎的开窗理论:人性如此,如果屋里太暗,提出说开一扇窗来改变,大家一定不允许。但如果你激烈提出要拆掉屋顶,大家说不定就会接受开窗了。

其实,不光是鲁迅先生的理论。

姜沃亦想起了太宗皇帝的一句话。

而裴行俭,显然也想到了,他笑道:“我懂了。姜侍郎此法,是按照先帝的兵法: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3]

姜沃深深感慨:这世上闪光的灵魂,总是不谋而合啊。!

第123章 大唐公务考

显庆二年五月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