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页

天子与张居正的关系如今已越来越敏感,若是罗万化为主考,此事必然不会发生。

正推、陪推已出,在场三品以上官员都没有意见,吏部便要将这份名单

报予天子,王国光人还未出,便听考功司郎中至他面前,在他耳边附耳说了几句,王国光立刻愣住了:“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考功司郎中十分笃定。

半晌,王国光转过身,对在场官员道:“左宗伯道,他不愿与柳泽远相争,故而退出。”

便是余有丁票数落后于柳贺时,众官员都没有如此惊诧。

票数才刚刚算出,文渊阁中大门紧闭,不会有人到余有丁面前报信,何况礼部距离文渊阁还有一段路程,余有丁主动来文渊阁时,众人不过才开始投票罢了。

这意味着,余有丁一开始便存了退的心思。

可他愿退却不意味着只退一步,而是他乐于叫柳贺为他的上官。

余有丁中进士比柳贺早了两科,在嘉靖四十一年进士中,他虽不如申时行、王锡爵两位同年出彩,却也是一位值得称道的官员。

张居正力推柳贺上位倒也罢了,可余有丁明明可以相争却偏偏不争。

会推官员一向腥风血雨,为登上大九卿之位,官员们无不使出全身解数为自己夺票,但此次会推礼部尚书,柳贺不在京,余有丁算是占了地利与人和,却在最后关头选择退出。

官员们既赞叹余有丁高风亮节,却又默默感慨,柳贺人望果然非同凡响,可不是人人都当得起余有丁让位的。

“那……此次推选礼部尚书,会推只推柳泽远一人。”王国光补充了一遍。

林士章虽也是陪推,但众官员几乎只推了柳贺和余有丁,吏部也不打算将他的名字报给天子。

“三十岁的部堂大人啊。”一二官员感慨道,“老夫还未见过如此年轻的部堂。”

收到会推结果时,天子十分惊诧,问身边太监张鲸:“会推当真只选出了柳先生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