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页

按一贯的规矩,礼部尚书通常自礼部左、右侍郎中选用,几乎都出自翰林官,但到了万历八年,可选的官员数量实在是有限。

只能说,时机不巧。

隆庆年时任过礼部尚书的,陆树声、万士和都已年老,张瀚是被弹劾走的,汪镗已经六十七虽,也上疏称自己年老体衰,无力再任礼臣。

而嘉靖三十年以后的进士,资历符合的,三十二年的张四维与马自强都已入阁,这一榜一甲运气皆是不好。

而到了嘉靖三十五年这一榜,诸大绶、陶大临皆已过世,两人都任过礼部侍郎,若还在世,任礼部尚书倒是十分符合。

嘉靖三十八年这一榜,丁士美已过世,林士章任过国子监祭酒,资格倒是足够,但他不被张居正所喜,本人也并不愿争。

接下来便是嘉靖四十一年,一甲三人中,申时行、王锡爵及余有丁皆是能臣,但王锡爵未在礼部任过职,余有丁才刚升礼部左侍郎。

仔细数数,翰林掌院万历年间更换实在频繁,以致礼臣缺额。

张居正拿着吏部尚书王国光送至的推选名单:“子维,汝默,你二人也来看一看。”

张居正问:“你二人觉得如何?”

张四维及申时行心中有许多想法,口中却道:“全凭元辅定夺,这三人资历

、名声及功绩都是足够的。”

名单上一共三人,柳贺、余有丁和林士章。

吏部送至的名单也有门路在——名单从上往下,便代表着吏部推选的力度,这三人之中,吏部首推柳贺,次推余有丁,林士章纯粹是陪跑。

这倒和当初推礼部右侍郎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