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页

高启愚案在明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柳贺曾在书中看到过,似乎是高启愚命题出了状况,事情同样牵涉到张居正。

柳贺为此据理力争过:“二百年间,中允于官场上胜讲读一筹,唯独两京乡试及修史序列,讲读当在前,二百年故事一朝便改,日后再命两京主考该何如?”

柳贺是礼部右侍郎,姚弘谟注定要走已不太管事,柳贺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礼部。

可内阁已是决定了。

申时行毕竟是三辅,于张居正而言,着实不必为一个他看不中的罗万化而驳了申时行的面子。

何况申时行也要培养自己人。

罗万化倒是十分平静:“泽远,你的心意我已知,副主考也是不错。”

“一甫兄。”柳贺道,“我知你是有德君子,你不在意,可我心中替你不值。”

高启愚虽是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比罗万化早一科,然而罗万化毕竟是状元,他入翰林院时官位已高过高启愚了,到今日主考应天,他却被高启愚压过一头。

且若非高启愚刻意谄媚,他的考题未必会出错。

柳贺道:“一甫兄,我不喜高启愚为人是一,二则我为礼臣,纠导礼制之过也为份内之事。”

“申吴县与泽远你相处不错,既在官场之上,泽远你也不可处处守树敌。”

柳贺再三争取,却依旧没有改变内阁的决定。

他只能提醒罗万化,若高启愚出题有错处,罗万化作为副主考,应及时告知礼部。